1月25日,笔者来到容县经济开发区采访,只见一座座现代化的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各种型号的电子产品、不同规格的高中密度板、皮卡纸、针织品、机械配件、日用陶瓷、环保节能热水器等产品正通过检测包装,待运国内外市场。目前,容县经济开发区已落户企业82家,吸纳投资41.2亿元。容县县委书记满昌学、县长李玉振高兴地对笔者说:“这是容县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结果。”
营造令人满意的政务环境
外地客商不断涌入容县经济开发区投资置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该县努力营造令人满意的政务环境。
“晶石电子于去年初决定落户容县,不到两个月时间便正式投产,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其奥秘之一与容县工商局高效服务分不开。”广西容县晶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丁远兵如是说。
容县工商局局长钟刚告诉笔者,当他们获知江苏晶石科技集团到容县经济开发区投资办厂的消息后,立即与相关工作人员一起上门为其提供全程跟踪服务,提前告知办照所需手续。这样,容县晶石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到工商局不到20钟就领到了营业执照。
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去年春节后的半个多月时间,容县交通局公路所的领导带领技术骨干免费为容县经济开发区网络公路做测设和其他服务工作,使容县晶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能在短时间进入厂房安装,确保企业按时投产。容县国土、建设等部门积极解决电子企业用地问题,仅用10天时间便为海宇、立丰两家电子企业解决了厂房用地问题。
对于如此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从印尼过来的骏瀚电子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林景发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前几年,他们曾到很多地方考察,计划在中国内地多办几家电子企业,但都因为不少地方的关卡太多,服务不尽人意而始终下不了决心。容县政府部门办事效能高速,服务周到,我们不但在这里建了一个新厂,还要将设在东莞的公司总部迁到容县来。”
“工业房地产”引力大
去年1月6日,江苏晶石电子科技集团董事长冯建湘从玉林市市长金湘军手中接过了下属企业容县晶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厂房的钥匙。
晶石电子是容县迄今规模最大的电子企业,其使用的标准厂房,由于是借鉴房地产开发模式建设的,因而在容县被称为“工业房地产”。而此前,江苏晶石集团旗下另一电子企业——晶辰电子已先其进驻容县,成为最先租用“工业房地产”的企业。
“‘工业房地产’不仅实现了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还提高了项目落地速度,保障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容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一位负责同志说。“而且,对企业而言还意味着可进可退。在一段时间之后,觉得当地确实是个投资置业的好地方,可以进一步把标准厂房买下;而如果觉得不理想,转移也没有固定资产的处置问题,可谓收放自如。”
截止目前,容县在经济开发区通过引进民资和政府筹资等方式,共投资3.5亿元,完成了三通一平及绿化工作,并建成标准厂房26.5万平方米。园区所有标准厂房全部办起电子等环保节能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目前,外商在容县经济开发区利用标准厂房办起的电子企业27家,计划投资14.1亿元。初步形成了电子产业由分散向集中、由半成品加工向成品生产、由单一发展向集群式发展的产业集聚态势。主要产品有各类彩色显示器、高压包、电子元件、电感元件、手机电池、MP4显示屏、FBT、高频头、电视和电脑变压器、各类电源开关等50多个电子产品,大部分出口欧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洼地”效应使经济开发区崛起五大产业集群
该县透明优质的阳光服务和标准化的园区建设,使容县经济开发区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洼地”。去年,容县经济开发区共引进项目24个,合同投资额8.36亿元,其中投资超3000万元的重点项目11个。在新引进的项目中,电子项目占总项目数的47.6%,合同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50%。目前,容县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了以食品制药、林产化工、陶瓷建材、机械制造及新兴的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支柱。2007年,容县经济开发区五大产业实现产值14.34亿元,税收983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1%和82%。其中广西高峰容洲人造板有限公司实现产值3.3亿元,税收411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71.2%;广西容县南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值4.71亿元,税收22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24%;电子产业实现产值4.56亿元,税收221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