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富川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做大劳务经济“蛋糕”,促进了全县农民的增收。据统计,截止2007年12月中旬,该县外出务工的农民达5.2056万人,劳务收入达20876.2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收入达881.8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437元的36.46%。
该县通过政府引导,农业、教育、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县就业训练中心、县农机校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开设电子电器、劳动法规、电动缝纫、文秘、农用车驾驶、餐馆服务、水泥工艺、家政服务、就业指导、脐橙种植、养殖等方面专业课程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今年来,全县共开设对口培训班33期,培训人数达2.2503万人;发放各类合格(毕业、结业)证书1200多份。
该县根据劳动力市场和外出务工岗位的需求,选准培训工种,通过分类,按照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班。同时,该县还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用工种类和数量的基础上,按合同安排班次,实行以单订训,提高培训质量。今年该县积极与广东深圳、珠海、广州、惠州、中山等48家企业和15家人才中心保持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惠州市的中建集团、冠威制衣公司、新美玩具厂、东亚集团、深圳华发电子、广东惠州宏星制衣厂、广东东莞泰升制造厂等厂家及深圳龙岗共青团职介中心都与该县达成了定单办学的人才供需模式,形成稳定可靠的就业市场,并不断加强劳务输出的服务质量,实行跟踪服务制度和回访制。据统计,该县今年来已培训并组织输送外出劳务人员45批,人数达8921人,月工资收入每月在1000至2000元不等。
该县还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县职业中学建立的培训基地为依托,综合利用各方面师资力量、电教设备、声像教材等资源,通过短训与自觉相结合的办法,季节性地为农民开展种养专业技能培训。今年来,全县共举办农民培训班53期,培训农民3712人次。使2800多农民获得了农业绿色证书,这些获证农民有1500多人转移到广东从事种养业,有1200多人向县内种植企业和养殖场转移。
供稿单位: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