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桂平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结合实际,务实创新,农村党员大培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到8月底,该市投入培训资金280多万元,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200期,培训党员群众4.7万多人次,发放宣传、学习资料26万多本(份)、光碟400张。
在培训工作中,该市充分发挥部门作用,按照技术人员进村、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训进村的原则,把培训课堂办到田间地头和农家屋里。该市还以“三农”科技服务网为依托,以市科技服务中心、乡镇科技服务站等为服务平台,共对100多名农村信息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 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党员大培训中的作用。同时邀请上级农业技术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来桂平开展培训传技活动。今年3月该市邀请自治区5名专家到厚禄乡给农村党员讲解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实施农业技术项目25项、新品种18项,解决技术难题23项。
该市在开展农村党员培训中不断增强培训的灵活性。比如,开设“空中课堂”,通过广播电视开设“党员知识之窗”专栏,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挥电信和手机短信的优势,开设“信息课堂”:通过开通科技服务热线“11851101”电话和“农信通”手机短信等形式,使全市农村党员“全天候”获得农业和生产全过程知识;开设“网络课堂”,在《桂平党建》网站开辟《学习园地》栏目,为农村党员群众特别是外出务工党员和流动党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开设“流动课堂”,组织电教播放小组,利用晚上和圩期,到各村、屯进行播放农村党员急需的种养技术电教片。此外,还充分利用“农家课堂”、“示范基地”、“党员中心户”、“圩期培训”等有效载体,根据群众需要、农时季节变化、市场需求等来确定培训内容,以“点菜式”的培训方式,由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做到课堂讲授与现场示范相结合,让群众能够学到自己想学的技术知识。通过培训,目前该市大部分农村党员基本掌握了1至2门致富技术。
桂平市通过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大大提高了该市农村党员“双带”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目前,该市涌现出“双带”基地达100多个。一批农村党员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金田镇彩村原党支部书记黄丽泉通过养殖黄沙鳖致富后,积极从技术、种苗和资金上扶持和带动群众大力发展黄沙鳖养殖业,使全镇养殖面积由几十亩发展到1300多亩,年产值达2亿多元。目前黄沙鳖养殖成为金田镇农业的一个支柱产业。蒙圩镇新阳村党员黄金凤科学种养,带头致富奔小康,年收入达25万元,同时带动群众积极发展种养业,使本村龙眼种植面积达800亩、荔枝400亩、杉树和速丰桉500亩,新增养殖鸡鸭1万羽。蒙圩镇党员韦爱群用科技养殖带动群众养鱼,使该镇成为一个较大规模的养鸭基地,每年出售肉鸭达400多万羽、产值7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