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喂蚕,废弃的桑杆生产食用菌,出菇后的废弃菌筒用于生产沼气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再还田种桑,将养蚕剩余的蚕沙(蚕幼虫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又可提取有用物质……这是记者6月26日在宜州市见到的场景。在广西科技部门和广西科学院的技术支持下,宜州市率先在广西探索桑杆、蚕沙综合利用等生态循环产业化的开发,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蚕沙利用 污物成肥
每年,农民养蚕都产生大量无用的蚕沙,不少蚕农乱堆乱倒或干脆扔在田间地头,导致病毒的滋生和繁衍,污染了养蚕环境。
6月26日,参加“八桂先锋行科技进村入户”河池行动的与会代表,参观了宜州“桑-菇-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在宜州洛西镇妙调村山背屯入口,一个水泥砌成的大池子边竖立着一块醒目的名为蚕沙处理池的石碑,提醒蚕农将蚕沙带到这里集中。原来,针对蚕沙乱丢污染环境等情况,宜州引导和鼓励全市16个乡镇蚕农建成了5000多个密闭性良好的蚕沙处理池,蚕沙经过发酵消毒无害化处理后直接作为肥料还田,阻断人畜、风雨的接触而造成的病原传播。
针对蚕沙中含有叶绿素、叶蛋白、胡萝卜素、果胶等多种有用成分,可以制作中药、色素、饲料、肥料等产品,宜州引进年处理两万吨的高科技示范企业落户当地,向农民收购蚕沙,运用科学技术提取叶绿素、果胶、有机肥等。
生态循环 变废为宝
过去,农民采摘桑叶用于养蚕,桑杆晒干后当柴火烧。当电在农户家庭逐渐普及后,成堆成堆的桑杆变成了废物。如何废物利用?2004年,宜州市依托科技,开始探索将桑杆变废为宝,并以基层党组为阵地和农村党员为科技示范核心,成立了两个示范基地。
在宜州市星火桑蚕科技专家大院洛西基地,与会人员参观了将桑杆粉碎后制成菌袋的过程。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何达崇介绍,由于食用菌等有机产品对水、空气、材料来源等环境的要求标准较高,如果农民自己种,环境达不到技术标准,食用菌产量上不去。随着宜州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应运而生,并与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和宜州市科技局合作,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向农户收购桑杆,统一培育菌袋,卖给农户由其维护种养,种出菇后,由公司回收进行后期加工销售。
桑杆养菇 农民增收
在示范基地的仓储室里,桑杆碎末被塑料膜包裹成筒状,制成菌袋,整齐地堆放在一起,不少菌袋头部已经开出浅黄色的大花朵。这种浅黄色的花朵就是一种叫桑杆榆黄蘑的蘑菇,这种菇含丰富的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作用,已经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宜州市市长黄平权介绍,这种菇主要供应于上海,在上海市场非常受欢迎,干菇批发价能卖到50元/公斤,散卖的价格达到100元/公斤。
宜州全市9万户36万农民种桑养蚕,占农村总户数的90%,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给宜州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了解,2006年,宜州仅饲养桑蚕总产值达到8亿元,宜州市市长黄平权肯定地告诉记者:“宜州现有桑园面积26万亩,年可产桑杆40万吨,如果能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能再增收8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