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陈洪健报道 通讯员黄润强)近年来,共青团宾阳县露圩镇团委紧密围绕突出“青年为本、服务为重、发展为先”的工作理念,以青年返乡创业为工作主线,努力推进服务型、发展型共青团组织建设,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推进全镇团的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目前该镇返乡创业青年共35名,其中种、养殖方面29名,工业方面6名,投资1000万以上的项目1个。该镇团委2006年荣获“南宁市红旗团组织”光荣称号,施焕新也被团中央、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十佳杰出青年农民候选人”以及被南宁市团委评为“南宁市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
团委组织模式与商业模式相结合
露圩团委围绕一个中心七个基地做好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工作。“一个中心”:就是坚持党建设带团建设的原则,以大学生、青年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为工作中心; “七个基地”:即:浪利村养鸡基地、浪利村竹鼠养殖基地、周黎村工艺插花基地、露圩社区青年电子技术培训基地、露圩社区毛线针织培训基地、上塘村黑皮果蔗基地、露圩社区甜玉米基地,这些返乡创业基地的成立,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了学习、参观机会及场所,返乡人员可以随到随学,增强了创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仅浪利村的养鸡基地就解决了100多名青年就业难题;周黎村的工艺插花厂,将材料发放到农户手中加工,青年农民实现了“家门就业”。同时露圩团委在这7个培训基地的基础上重点打造5个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这5个基地分别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露圩营销部社会实践基地、南宁巨东公司养鸡实习基地、露圩社区毛线针织见习实习基地、浪利村竹鼠养殖见习实习基地、露圩服装设计见习实习基地。目前各见习实习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预计在今年暑假期间可为大学生提供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见习实习场所。此外,在基地发展思路上我们把“公司+基地+农户”这个理念变成“前店后厂” 积极探索庄园农业模式,即:“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把基地变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农业园区。在此工作中,露圩镇团委已与涉农单位联合建立一个集水果、淀粉两用型的20亩红薯种苗繁殖、成品薯种植示范基地,以基地的建立来发展特色农业、吸引更多的人返乡创业就业,拉动一方的经济发展。
提供创业培训援助,提高返乡创业青年综合素质。
开展团委创业援助。一是利用现有的科技养殖培训基地让青年农民进行现场参观、对他们进行基地培训、手把手培训,使他们成为有技术,重市场,懂经营,会管理,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致富带头人。二是组织考察组外出参观学习,每年至少组织团干及创业带头人外出考察学习一次以上。近几年来,露圩镇镇团委共组织青年党员、团员参加各种科技种养培训班12期,培训人数达到800多人次。通过培训及考察学习,开拓了返乡业者、团员青年的视野,促进了全镇农业出特色,产业上规模,加快露圩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成立镇大学生协会为返乡创业提供多渠道链接。
2008年8月,露圩镇团委组织露圩籍的122名大学生成立了露圩镇大学生协会,大学生们通过这个平台与各界人士合作,在经济、文化、旅游、教育、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推广露圩。在团县委的大力支持下,注册建立了“露圩镇大学生协会网站”和QQ群,成为全市、乃至全区基层团组织的第一个网站。通过在协会网站发帖和QQ群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宣传各级团组织及党政的“凤还巢”工程以及露圩的创业环境,倡议全镇青年、团员通过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电子信件、QQ等方式联系外出打工有志青年带资金、信息、技术等返乡创业。通过宣传,引来了广西涉农龙头企业南宁巨东公司落户在露圩镇办事处。毕业于广西农业技术学院的覃恒乐经大学生的推荐选举,担任露圩镇大学生协会的主席,他在全镇第一个与南宁巨东公司尝试了“公司+农户+基地”养殖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他的带动下,一些青年纷纷仿效也回乡办起了养鸡场。目前,已有5名镇大学生协会会员返乡办起了养殖场,全镇共发展养鸡场32个,其中有35岁以下青年有17名,现全镇年出栏土鸡量达70万羽以上,每户养殖户年纯收入达到40000元以上。
用青年喜欢的方式,创新基层团建新载体。
在创业就业工作中,往往遇到人才难求、环境难找、资金难筹等困难,面对这些困难。露圩镇团委针对乡镇团委专职团干少、创业过程中人才缺少的现象,采取为镇青年、基层团干部争取项目及工作岗位的方式,多方面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具体的做法一方面是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宾阳分公司协商,在镇上成立了公司的营销部,为返乡青年及各村委团支部书记提供二次就业岗位。目前,露圩镇6名村团支书已通过了中国人寿公司的统一考试,并取得了从业资格证书,在今年3月份将又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是与镇劳动保障所合作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聘用各村团支部书记作为村级保障协管员,负责我镇劳动力尤其是返乡青年、农民工的信息资源动态进行管理及就业服务等工作,他们一经聘用每月为他们发放100元的岗位补贴,通过提供二次工作岗位,村团支书月工资由原来的130元提高到800元左右,工资待遇的提高,使农村基层团组织的纪律性、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加强,为更好地服务返乡创业青年打下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二是组织机构上创新:结合露圩镇非公企业的发展情况,引导企业自组织,并经常与他们沟通、联系和服务,使他们成为服务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工作渗透到全镇青年当中去的一个很有效的载体。2008年5月,露圩镇团委引导南宁巨东养鸡公司露圩办事处建立了团支部,办事处负责人担任团支部书记,积极为公司办事处解决一些日常中遇到的困难,使公司业务不但没有因为建立团组织而受到影响反而提高了公司的业绩。露圩镇团委计划在3月份建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露圩营销服务部团支部,通过团支部来引导公司更好地为返乡青年提供更多的岗位及服务。2008年10月,该镇团委引导露圩村孙增善等一些成功的返乡青年创业者创建了露圩镇青年创业者协会。目前协会共有会员12名,其中大学生3名,露圩镇团委在协会中评选出6名年度创业之星,在全镇营造“创业光荣”和“关心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的良好氛围,让更多青年人敢于和善于创业,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今年2月份,露圩镇团委成立了露圩镇青年工作站,实行“青年工作站+协会+非公团组织”的服务模式,促进了青年的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