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8日 09:17 南国早报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9月下旬,随着荔浦县城到该县花贡镇、双江镇的公交线路开通,这个位于桂东北的县城实现了全县12个乡镇全通公交。从早上6时30分开始,15分钟一班的公交车方便了群众出行。10月27日,自治区交通厅在荔浦县召开客运公交城乡一体化推进会,现场学习荔浦的经验,并计划在全区逐步推广。

  现状:去县城赶圩方便多了

    10月26日下午3时30分,记者在荔浦县城登上了一辆开往青山镇的81路公交车,刚刚经过两个站点,车厢里就已经坐满了乘客。家住青山镇上的黄德亮告诉记者,开通了公交车,到县城办事方便多了。他在青山镇上做点小生意,经常要来县城进货。此前,从县城到青山镇只能坐面包车,但面包车没准点,等不够人就不开车,极不方便。后来,大家就选择骑摩托车去县城。但摩托车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比较危险。去县城办事,黄德亮经常会和朋友坐在一起喝几杯,喝完酒后骑摩托车容易出事。

    经过45分钟的运行,这辆公交车到了青山镇。正在青山镇候车的蒋月保老人告诉记者,他和老伴住在青山镇,儿子在荔浦县城做生意。与以前相比,81路公交车开通后,去县城看孙子、逛公园、卖农副产品太方便了。蒋月保说,以前大家出门都是坐面包车,逢年过节出门的人多,面包车司机会漫天要价,到县城十几公里,有时要价5元,有时要价8元,有时候甚至还将乘客拉到半路“卖猪仔”。现在有了公交车,一趟就2元钱,15分钟一班,很方便。他和几个老兄弟没事的时候,还坐公交车去县城逛逛街,去公园里打打牌,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个城里人了。

  插曲:村民乘车习惯得改改

    记者在乘坐这辆乡镇公交的时候发现,拎着鸡鸭、携孙抱子坐公交车的人非常多。公交车对农村人来说还是新事物,用司乘人员的话说,一些人的坐车习惯还需要加以“培训”。

    81路公交车从县城开出后到了料潭路口站,几个等车的乘客先招手叫停了公交车,问司机这车开向哪里,问清楚后争先恐后挤上车,有些心急的还从后门上。乘客黄德亮告诉记者,原来坐惯了面包车,看见“荔浦—青山”的牌子就上。现在换成了公交车不习惯,所以得先拦车,问清楚去哪儿再上。

    随车的司乘人员周女士说,81路本来设计的是无人售票车,乘客自行投币就可以了。现在刚开始运行,村民还不能像城里人一样遵守秩序,他们有的人从后门上车、前门下车,有的没到站就要求下车,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所以还得配备一个乘务员纠正乘客的坏习惯,对他们进行“培训”,等习惯养成后,再由司机独立开车运行。

    探寻:原来的营运车哪儿去了?

    自治区交通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全区的城乡运输来说,一直存在着微型车、农用车,甚至一些没营运资格的“黑车”和正规班线车抢市场的问题,为了赚钱,经常会超员、超速,甚至为抢客源大打出手。那么,荔浦县将公交车开到了12个乡镇,原来营运的微型车怎么办?这部分人的利益如何照顾?

    荔浦县县长刘迎春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公交车的顺利开行,意味着原来参与城乡运输的微型车就没了市场,这部分人肯定有意见。为此,荔浦县决定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将原来从事微型车运输的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顺达、通达和安通3个城乡公交公司,让他们入股到新公司,这样,就化解了大部分车主的怨气。另外,对不愿意入股的车主,政府给办理乡镇到村屯的营运手续,让他们从事乡镇到村屯一级的客运业务。对既不愿意入股也不愿意参与村屯运输的微型车主,政府共拿出400多万元的补偿款对其进行补贴。从目前情况看,过渡还比较顺利。

 追问:开得通能否留得住?

    全县各乡镇开通了公交车,乡村道路建设是否配套?公交的客源能否保证?公交公司盈利状况如何?能不能坚持下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探访。

    10月26日,记者看到,从荔浦县城到青山镇上13公里的路面,全部为柏油路。路上每隔五六百米远,就有一个公交候车亭。荔浦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杨林葵告诉记者,荔浦县全县乡镇一级的公路已全部硬化,这是城乡公交能顺利开行的前提条件。另外,为了配合城乡公交的开通,荔浦县政府投入了3000多万元,整治道路安全隐患,并在沿线修建了15个便民候车亭。采用市场运作的形式,由广告公司出资建设了52个候车亭和150多个公交站牌,与公交相关的配套设施基本到位。通达公司的负责人满景源表示,现在刚开始运营,还没有详细计算过盈利情况,但总体估算还是赚钱的。

    杨林葵告诉记者,公交车开行后,县里停止审批县城通往各乡镇的客运资格,使原来从事客运的微型车转向乡镇到村屯一级的客运市场,同时,公安和交通运输部门加大了对“黑车”的打击力度,保证公交车的客源。另外,政府还给公交公司进行补贴,减免了部分管理费用和税费,从目前几个公交公司的运作情况来看,每辆公交车每天的利润在400元左右,属于盈利状态。今后,各公交公司还将根据每个乡镇的人流情况,适当调整公交车的大小,这可以节约一部分成本。随着公交车逐步被老百姓认可和接受,客源会越来越多。

    展望:荔浦经验在全区推广

    桂林市交通局副局长林亚胜告诉记者,目前,东部发达地区几乎全部实现了公交车覆盖到乡镇一级,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公交车到村。但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荔浦目前实现公交车开行到乡镇,在西部地区来说走在前列。

    自治区交通厅综合运输处副处长胡华平表示,荔浦模式的顺利推行,除了有当地政府的强力推进外,荔浦乡镇一级的道路状况较好,为公交车开到乡镇提供了前提条件。目前,交通部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因为各地发展的水平、道路等级状况不同,所以切忌一哄而上、盲目推进,有条件的可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县通过改造目前的客运班线,逐步开行部分乡镇等手段,解决乡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实现城乡公共客运资源的均等化。

    据了解,同属桂林市的全州县做法又有不同,他们根据当地文桥镇路况较好、乡村出行人流量大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镇村公交”,今年9月开通了文桥镇到百仁、栗水、长坪、紫岗、干六、洋田等村的公交线路。现在,石塘、大西江、才湾等乡镇也动了心,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开行乡镇公交。

编辑:icy  作者:贺建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