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投资33.6亿元,建设30万吨脂肪醇循环经济项目,实现清洁生产的同时,也将打破德国、日本等企业对该产品的长期垄断。”山东潍坊元利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国栋说。像这样的项目在昌乐遍地开花。2012年以来,昌乐着力打造一流的发展软环境,狠抓招商引资,挖掘内生潜力,发展势头一路攀升。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4亿元,同比增长9.3%;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93.4亿元,增长6.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3亿元,增长11.1%;实现利税17.7亿元,6月份环比增长60.2%。
区域经济要跨越发展,招商引资上项目是最有效的手段,软环境建设是根本保障。2012年以来,昌乐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主抓手,抓住全省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山东半岛中日韩自由贸易示范区和“蓝黄”战略实施等历史机遇,开展“招商引资突破月”等活动,积极主动走出去招项目、引资金。据不完全统计,仅“招商引资突破月”活动期间,共洽谈项目268个,目前已达成意向209个,签订协议15个,签订合同2个,争取无偿资金8223.7万元,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抓好项目又快又好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一流的发展软环境,扫除项目建设中的障碍。年初确定的131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20个大项目由县委书记牵头推进,111个重点项目由县长牵头推进,已累计完成投资100多亿元,其他单体项目由县级领导包靠推进,形成了人人抓项目,团结一心推进发展的良好局面。
区域经济要跨越发展,挖掘内生潜力是最有效捷径,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是最好的平台。在加快项目建设、扩张企业规模的同时,昌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集约化利用土地的路子。目前,1.5万亩废弃矿区综合整治已获国土资源部批准;规划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投资50亿元的寿阳山高档养老社区项目也正在建设;南寨水库扩容及综合开发、蓝色经济产业园建设等一批大规划正在实施,不仅拓展了发展空间,也创造了发展条件。同时,工业园区化已成为昌乐区域经济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围绕造纸包装、食品及食品化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建设工业园区,引领转型发展。今年规划建设的蓝色经济产业园内,英轩重工、阳光概念包装产业园、矿机救生舱等一批大项目构建起了园区骨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蓝色”项目聚集发展。除此以外,昌乐还在各镇街规划建设了光电科技创业园、乐器创业园等6个特色经济创业园,这些创业园区的建设将使原有的产业聚集效应更加明显、承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