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29日 10:30 中国经济网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山东临沭经济开区紧紧围绕“建设幸福临沭”的宏伟目标,以“五不五比”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结合全区实际,确立了“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培育四个集群,建设一个城区”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制度,整合资源,强化措施,成为临沭县域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5月份,山东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综合评价公布结果,临沭经济开发区位居49位,提升了5个名次,成功进入全省50强。

  规划是实现产业集群的根本前提。临沭经济开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区内现有产业,规划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化工产业园、医药生物产业园和食品产业园四大园区,目前完成了常林高端装备产业园、化工产业园概念规划和医药生物产业园规划,以及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常林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和创新规划已完成初稿,为支柱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临沭经济开发区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先后投资达10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七纵六横”的道路框架已基本形成,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一座,区内已达到道路、供电、供水、供热、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土地平整“九通一平”,成为一个功能全、环境美、形象美的新城区。被评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山东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实现产业集群搭建起广阔平台。

  优化服务是实现产业集群的强力保障。临沭经济开发区不断深化“投资者是上帝”的理念,健全完善服务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为投资者提供从项目洽谈到入区生产经营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营造亲商、安商、敬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扶项目制度,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靠上跟踪服务,协调帮助解决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建立绩效跟踪考核、联席会议、行政问责等制度,加强工作协调,强化督查考核,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严格落实优质服务制度,对区内年税额较大的重点企业实行挂牌管理,让投资者获得最大的回报。

  上半年,临沭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45.18亿元、销售收入141.92亿元、利税6.75亿元、利润6.09亿元,各项指标分别占到全县的78%、79.8%、78.9%、84.6%,实际利用外资2149万美元,占全县的99.54%,进出口总额达到1.61亿美元,占全县的87.5%,其中进口1.09亿美元,占全县的99.8%,开发区内税收收入达到2.42亿元,形成地方财政收入9585.58万元,同比增长36.64%。

编辑:Eva  作者:尹宁波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