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培育发展经济强县工作培训班交流材料之横县:
鼓足干劲 乘势而上
努力争创全国百强县
中共横县委员会 横县人民政府
(2012年9月)
横县位于广西东南部,面积3464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人口120万。近年来,横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风声水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行、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推进等重大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奋进、顽强拼搏、克难攻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增速比“十五”时期快8.2个百分点。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6.88亿元,增长20.5%,为“十二五”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横县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2012年上半年横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一)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56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10个百分点,比全市今年上半年高出7.7个百分点,位居南宁市各县区之首。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7.16亿元,同比增长30.6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位居南宁市各县区之首。
(二)奋力推进工业发达县建设,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强化工业发展对广西强县建设的重要支撑,着力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上半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108.31亿元,同比增长74.87%,增速位居南宁市各县区之首,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6.4亿元,同比增长90.1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49.05个百分点,位居南宁市各县区之首。一是全力加快六景工业园区和那阳工业集中区发展。突出工业园区建设的平台与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园区路网、给水工程、港口码头、客货运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推进南宁化工、天利恒木业等园区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推进那阳工业集中区申报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工作,各项工作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上半年,六景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2.5亿元,那阳工业集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45亿元。二是全力抓好重大产业培育。加大服务企业工作力度,每月召开党政协调会和现场办公会,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保障南电、劲达兴、永凯、金鲤水泥等重大企业一期顺利投产运营和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大力实施工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延长产业链。三是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一批超亿元企业和新的规模企业,上半年全县新增亿元企业9家,达到26家,亿元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1亿元。
(三)奋力推进农业特色县建设,“朝南模式”引领全区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推动“八大”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重点抓好农业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继续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2.24亿元,同比增5.87%。二是大力推广“朝南模式”。制定出台《大力推广“朝南模式”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着力打造“特色、绿色、品牌”农业,促进全县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用足用好中央政策,不断掀起水利设施建设新高潮。全县开工建设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38项、水利渠道防渗加固工程35项,完成投资7732万元。四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初确定打造10个精品村、新建20个县级示范村已全部开工建设,新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第一书记”全部入乡住村开展工作,水库移民区、革命老区等扶贫开发工作扎实开展。
(四)奋力推进文化先进县建设,“中国茉莉之乡”文化软实力有效提升。一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推进完成18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完成1192户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送戏宣传和送电影下乡3329场次。二是全力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大力扶持发展峦城光彩文艺队等9个村屯、社区文艺队;创作选送舞蹈《舞茶》代表南宁市参加自治区决赛中获银奖。加大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全力做好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工作。围绕办成“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盛会的目标,正在加紧筹备2012年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三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大调研和规划力度,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横县中学新校区建设和横县第二高级中学扩建完成前期工作,77个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四是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宣传和弘扬广西精神、南宁精神,积极凝练横县精神为抓手,着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
(五)奋力推进交通枢纽县建设,城乡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一是全力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县域路网内外无障碍连通为目标,积极配合做好过境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和扩容提速改造;南宁港六景港区、南宁至贵港Ⅱ级航道工程(横县段)已经全面开工建设;西津二线船闸工程、横县港区等前期工作顺利推进。二是稳步推进交通民生工程。今年计划的3条通村水泥公路正在进行路基修整和备料,马山太宁桥等10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三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六景客货运输服务中心客运站房已完成装修工作,莲塘等4个客运站正加快推进,横县汽车站整体搬迁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六)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县建设,绿色宜居环境不断凸显。一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创建。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县为重点,全面开展生态乡镇(园区)和生态村建设,全县17个乡镇《生态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和六景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进展顺利,7个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通过市级初步验收。深入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完成山上造林3.65万亩,义务植树170万株。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重点抓好郁江及其支流和主要水库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对沿江企业环境监督管理,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抓好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良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万吨糖醇联产项目以及茉莉花标准化加工示范项目建设,启动实施良圻原种猪场污水治理工程等20家农业源减排项目,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能力有效提升。
(七)奋力推进社会和谐县建设,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坚持把民生社会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位置。一是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自治区10项47个子项目、南宁市20项50个子项目和县本级实施的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全力促进创业就业。上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8953人。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推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全县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参保人数均完成市下达任务99%以上。四是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31%,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和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住房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围绕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面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扎实推进诚信计生等工作,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项目结题验收,广西水稻、桑蚕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建设稳步推进。五是全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整治等大检查,有效预防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发生。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案件、重特大刑事案件及“两抢”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1.5%、38.7%、44.4%。制定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见》和工作方案,成功调处矛盾纠纷621件。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化解信访积案攻坚活动,全县实现信访总量、重信重访、集体访、进京非正常上访“四个下降”。坚持“网络听政”,人民网网友留言回复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县市前列。
(八)奋力推进北部湾新兴城市建设,县城与重点集镇实现提质扩容。一是加快推进“西江新城”建设。按照“山水相依、新旧相连、重在新区、亮在江边”和“一江一桥两岸五区”的城建思路,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基本编制完成县城总体规划、那阳工业集中区规划、村镇规划以及多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以路为纲,继续抓好市政道路和各管网建设,长安大道、港口大道已竣工验收,横州大道扩建及整改工程、新兴街西段道路工程基本完成,大竹大道、堤园路、龙池湖等一批县城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二是加快重点集镇建设。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峦城、校椅等6个小城镇开发建设;积极推动六景工业园区与六景镇“园镇”协调发展,努力打造“郁江新兴工业城”。三是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完善治理“五乱”现象长效机制;大力开展“拆违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和非法违章建筑行为;城乡风貌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九)奋力推进改革与开放合作,县域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是着力扩大投资规模。推进实施县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全面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全县工业、农业、交通、水利、城建、民生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二是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培育现代商贸业,商业中心太阳广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C地块已完成拆迁工作,国际商贸城建材市场投入运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沿江港口、码头、运输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龙池新城、贵源国际新城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加快推进。三是着力推进体制改革。稳妥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林权制度改革等取得阶段性成果,扩权强县改革工作已完成接收547项行政审批事权。四是着力扩大开放合作。组团赴北京、珠海、深圳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深入宣传推介横县区位、资源、产业优势,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效。上半年全县区外境内实际到位内资23亿元,直接利用外资2349万美元,分别完成市下达全年任务的51%和92%。
二、培育建设经济强县的目标和措施
培育建设经济强县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培育发展经济强县,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横县对此高度重视,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经济强县的目标和措施。
(一)、发展目标
以建设广西强县、打造北部湾经济区新兴城市为总目标,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实力、优功能、增活力、提品质、惠民生,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分别达到300亿元、30亿元以上,建设成为广西的工业发达县、农业特色县、文化先进县、交通枢纽县、生态文明县、社会和谐县。
(二)、工作措施
1、以新型工业体系为支撑,加快建设工业发达县。工业化是建设经济强县的主导力量,我们要把工业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为大工业配套,农产品加工和三产服务“三大”重点,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挥比较优势,培植壮大支柱产业、优势企业,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结构产业集群。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定位,办好工业园区,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使园区成为县域工业主要载体、城市建设新区。近年来,我县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大,目前,横县作为中等新兴城市被列入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南宁六景工业园区已被列入自治区扶持的北部湾经济11个重点产业园区之一,六景港区和横县港区列入黄金水道重点打造的港区之一。我们充分利用水陆交通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等优势,以南宁六景工业园区和那阳工业集中区为发展平台,大力培育发展八大特色支柱产业,即以南宁电厂、西津电厂以及六景风能电厂等企业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力争电力产值达到88亿元以上,打造成为广西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以劲达兴、永凯等几大浆纸企业和四家糖厂为支撑,大力发展糖浆纸工业,力争糖浆纸产值达到147亿元以上,打造成为广西重要的糖浆纸工业基地;以金鲤水泥、特种水泥、榕宁钢厂等企业为支撑,大力发展建材工业,力争建材产值75亿元以上,打造成为广西重要的建材工业基础;以玉力铁精矿、源岳铁矿、和昌化工、威日芒硝矿等企业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矿产工业,力争矿产产值达到28亿元以上,打造成为广西重要的矿产开发基地;以南宁化工等重大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化工工业,力争化工产业产值达到82亿元以上,打造成为广西重要的化工基地;以浙江华茗园、北京张一元、台湾隆泰等标准化茉莉花茶加工项目以及金花茶业、桔杨茶业、南方茶厂等一批原有重点企业为支撑,大力发展茉莉花加工工业,力争茉莉花产品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打造成为享誉世界的茉莉花产品加工基地;以桂华、鸿达、立盛、华冠、昌华等龙头企业为支撑,大力发展茧丝绸、甜玉米、蘑菇、果汁、肉制品等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0亿元,建设成为广西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至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以上,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为建设广西强县提供有力支撑。
2、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加快建设农业特色县。横县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基础较好,是广西的农业大县目前横县已形成优质稻、茉莉花、甜玉米、桑蚕、食用菌、蔗糖、林果、蔬菜、水产畜牧等优势产业,是广西农产品加工示范县,国家商品粮和蔗糖生产基地、广西食用菌第一大县、广西桑蚕发展十佳县、西南地区最大的甜玉米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三月红”荔枝生产基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和良好基础,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特色、绿色、品牌”为引领,以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带动,大力推广“朝南模式”,重点打造茉莉花、糖料蔗、甜玉米、桑蚕、食用菌、蔬菜、水产畜牧、林业等八个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优势产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明显、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粮食作物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县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产量41万吨。进一步推广优质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每亩单产,提升水稻品质及生产效益为主攻方向,优质稻面积80万亩,产量30万吨;依据市场需求变化适当调整甜玉米品种种植结构,发展高产优质、符合市场需求的甜玉米品种,甜玉米发展到23万亩,产量22万吨。到2015年,全县优质粮食(优质稻、甜玉米)产值达到11亿元。
经济作物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的经济作物为糖料蔗、茉莉花、桑蚕、食用菌、甜玉米、蔬菜、水果、中草药等,其中将具有产业优势、地方特色的茉莉花、桑蚕、食用菌、甜玉米作为发展重点,加强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进一步做强做大。
——糖料蔗:引导制糖企业加强原料蔗基地建设,加强“双高”糖料蔗品种推广和新技术推广,到2015年,全县糖料蔗基地面积稳定在33万亩,进厂原料蔗170万吨以上。果蔗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提高果蔗品质,打造果蔗品牌。甘蔗产业产值超10亿元。
——茉莉花:扩大茉莉花的种植面积,继续扩大茉莉花优质品种的种植规模,扩大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和有机花栽培规模,将茉莉花种植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加快中华茉莉园及茉莉花主题农家乐项目建设,不断提升茉莉花产业的价值。到2015年,全县茉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力争鲜花年产量8万吨,花卉产值10亿元。
——桑蚕:扩大种植面积,加强与广西蚕业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推广优质原种及蚕种、新蚕具、新技术,提高产量与质量。到2015年,全县桑园面积稳定在18.5万亩,鲜茧产量达到3万吨,蚕茧产值突破10亿元。
——食用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发展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到2015年,力争全县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产量10万吨,实现食用菌周年化生产,巩固全国双孢蘑菇产量第一县的地位。稳定发展冬种蘑菇生产,发展桑枝栽培食用菌,到2015年,全县食用菌播种面积达到1560万平方米,产值15亿元。
——蔬菜:积极争取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项目,以发展大头菜、肉芥菜等传统特色蔬菜为重点,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大力推广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栽培。发展秋冬菜种植,充分利用冬闲田,实现蔬菜均衡供应市场。加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规模与建设力度,主打绿色无污染、环保健康的蔬菜概念,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应。到2015年,全县蔬菜产值达到10亿元。
——其他特色种植业:稳定果园面积和产量,实施“优果工程升级”,调优果品结构,大力发展葡萄、木瓜等适销对路的果品。茶园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扩大南山白毛茶生产,发展名优茶。推广间套种等技术,发展西甜瓜等特色果用瓜以及穿心莲等中草药种植。通过发展荔枝、龙眼、柿子、木瓜、葡萄、香蕉等特色种植业,培植横县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畜牧水产业发展目标:紧紧依靠龙头企业及养殖大户,大力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不断扩大全县渔牧业的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力争畜牧水产业产值达30亿元。
林业发展目标:通过实施项目续建,工业原料林稳定在75万亩,发展木材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深入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托茉莉花品牌优势,建设花卉苗木基地,壮大花卉产业。到2015年,力争林业总产值达25亿元。
节约能源目标:“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增沼气池5000座,年新增沼气池1000座的目标,配套进行“三改”(改厨、改厕、改圈),大力推广“猪-沼-果( 菜)”、“猪-沼-渔”等生态模式,把发展沼气同生态环境建设、小城镇建设、退耕还林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种养两业发展、减少森林消耗,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走农村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民增收目标:将帮助农民增收作为全县农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重点,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年均增长幅度8%。
“十二五”时期,力争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到201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以上。
3、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核心,加快建设文化先进县。依托横县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荣获全国文明县城二连冠等良好发展基础,积极掀起文化横县建设新高潮。一是提升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重点抓好横中新校区、横县二高扩建民族中学新校区以及群众文化艺术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一大批社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夯实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着力打造文化品牌。重点是努力把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加大海棠桥、应天寿佛寺、伏波庙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挖掘保护和利用力度,积极开发红色旅游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
4、以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为目标,加快建设交通枢纽县。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铁路、高等级公路、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重要机遇,充分发挥我县沿江、近海、靠边等区位优势,扩大综合交通规模,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重点推进湘桂铁路、黎钦铁路扩容提速项目,六钦高速、桂南高速改扩建项目以及南宁至贵港2000吨级航道改造和西津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南宁港六景港区、横县港区、国铭码头、永凯码头等一批重要港口码头,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干、县乡公路为基础、农村公路为延伸,公路、水路与铁路相互协调、东联西靠南出海的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将我县建设成区域交通枢纽县。
5、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县。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载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利用资源,突出抓好节能减排、江流湖泊水环境整治、城镇污水处理、城乡垃圾填埋、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植树造林等工作,加快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力争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全区前列,到2015年,努力建成国家级生态县。
6、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建设社会和谐县。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关注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扩大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抓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着力构建社会和谐县。
7、以扩大消费为重点,加快建设完善现代服务业。依托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着力推进服务业优化提升,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金融等五大现代服务业,重点抓好六景工业园区物流产业园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宝华山、郁江流域、中华茉莉园、九龙瀑布等重大旅游项目,扎实做好县城新旧区房地产开发,形成规模适宜、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城乡一体化服务业新格局。力争“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至2015年达到80亿元以上。
8、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加快建设北部湾经济区新兴城市。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实施“双城并举,两轴联动,全域推进,跨越发展”的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筑功能合理、各具特色、协调共进的城乡发展格局。到2015年,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以上,六景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以上,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
培育发展经济强县,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时不我待。下一步,我县将根据自治区、南宁市的部署要求,抢抓机遇,奋勇争先,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实现建设广西强县和打造北部湾经济区新兴城市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参加全区县域经济培训班的领导专家在横县热切交流探讨
8月28日,全区县域经济培训班在南宁市横县隆重开班。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处处长庞汉、副处长温秀坤,钦州市常务副市长高朴等有关领导参加此次培训班。在培训期间,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热切交流探讨,为更好地发 【详细】
[横县]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
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8月30日,横县水果办农技专家一行5人与同南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到南乡镇民生村委举办新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该村160多名农民参加了 【详细】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将更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8月29日,记者从自治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将从今年12月31日启动,并首次采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PDA),提高普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 据了解,今年开展的第三次 【详细】
32位全国民企巨头和行业大腕入桂“相亲”
“我们是带着想干的项目来的”、“我们有可能给广西带来千亿元投资”、“广西近几年的发展令人惊讶”;“崇左想与李河君团队洽谈新能源项目”、“梧州这里想干就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