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进士第一县”是临桂县毫无疑义。
广西“进士第一村”是哪里呢?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我曾经认为是“广西第一状元县”的临桂县四塘乡田心村。田心村“一门九进士,父兄四翰林”,这种荣耀在文化发达的江浙地区也难得一见。
我曾经认为是“高祖当朝一品,玄孙及第三元”的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横山村陈氏家族“祖孙隔代入翰林”,走出清代着名宰相陈宏谋、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个“三元及第”陈继昌,彪炳华夏。
我曾经认为是“同父三胞皆翰林”的灌阳县新街乡江口村。江口村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三兄展翅飞翰林”,成为中国科举逸闻,一时风光无两。
我曾经认为是“祖孙叔侄兄弟登科”的全州县龙水乡桥渡村。桥渡村谢氏“一村五进士,二朝四解元”,文风鼎盛,声名远扬。
2012年夏季,到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参观,才发现是我错了。
秀水村,古称秀峰村,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开宗祖为贺州刺史毛衷。毛刺史在任时见辖地秀峰山清水秀、气象茵灵,卸任后便举家从浙江江山县迁居。历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有毛姓后裔3万余人,现居秀水2400多人。
走进“飞檐翘角马头墙,玉题干栏万字窗,青瓦灰墙斜山顶,龙头凤尾伴太阳”的秀水村毛氏宗祠,毛氏科举的“荣耀榜”格外夺目。从高居象牙塔顶蟾宫折桂的宋朝状元毛自知,到作为象牙塔底座的从唐代到明代的25名毛姓进士,秀水村形成了集团崛起科举场的势态,创造了广西多个科举第一:进士人数第一的村、进士人数第一的宗族、进士兄弟同科第一的村(宋景德乙巳科毛焕、毛元,宋治平乙巳科毛浚、毛沆,宋绍兴壬子科毛崈、毛璋、毛奎)、进士人数占全县总数第一(全县进士33人,其中秀水26人)……
理所当然,秀水村是广西“进士第一村”。
作为广西“进士第一村”,秀水村放在全国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
下棋找高手,不妨与能称为中国“进士第一村”的地方较量。有“中华进士第一村”头衔的地方有两个,都在浙江,一是温州瑞安曹村,一是宁波鄞州姜山镇走马塘村。
最近浙江温州学者卢良秋副教授,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并实地查考,写出了论文《中华进士第一村考》。文中认为,曹村出了82名进士,超过自称“中国第一进士村”的宁波鄞州走马塘村,是“中华进士第一村”。
曹村82名进士,初看远远多于秀水村26名。但按“进士”之定义,却发现“水分”颇多。卢良秋调查,曹村82名进士中,甲科进士26人、武进士3人、特奏名进士30人、荐举进士20人、太学(上舍释褐)进士1人、胄贡进士1人、漕贡进士1人。
换言之,卢良秋眼中“中华进士第一村”曹村,真正的通过朝廷考试的进士只有甲科的26人,从人数上与秀水村相同。
进士的人数虽一样,但其“含金量”却有区别。秀水村出了状元毛自知,在竞赛中夺得“金牌”,曹村无人进入一甲,奖牌榜上无名。
更何况曹村这个“村”名不副实,其建制实为“镇”。秀水村以“低”一个重量级,还在竞争中胜出,足见深厚文化功力。
秀水村“胜”了曹村镇,按理应该摘取“中华第一进士村”桂冠。可惜的是,被曹村取代“中国第一进士村”称号的宁波鄞州姜山镇走马塘村,其76名进士中没有具体分类的数据,无法考证该村有多少名甲科进士,自然也无法与之进行直接比较,秀水村能否称为“中华进士第一村”尚有一丝存疑。
是否“中华进士第一村”存疑,但“客家进士第一村”却板上钉钉。
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广东东莞茶山镇南社村、江西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福建莆田西天尾镇澄渚村,分别是粤、闽、赣的“进士第一村”,这几个“第一村”进士没有一个村达到20名,与秀水村当然不能相提并论。
秀水村里,经风沥雨数百年的故宅虽略显破旧,却保存得相对完好。村中有五座古戏台、四座毛姓祠堂、四所私塾书院(鳌山石窟寺书院、山上书院、对寨山书院、江东书院);还有状元楼、古牌坊、古泉池、古照壁、古建门楼等古迹等景观;有历朝历代皇帝赐封和官府贺赠的各式古牌匾,堪称唐宋元明清民国古建筑博物馆,极具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