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庞春妮  浏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4月27日,由南国早报与南宁肥仔饭店共同发起的“南宁记忆 肥仔情缘”老照片征集活动圆满落幕。这场活动持续1个多月,收到来自南宁老街坊、新市民分享的600多张老照片、50多件老物件,它们不仅记录了南宁城市的变迁,更串联起几代南宁人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凝望。

三等奖获得者发表获奖感言。庞春妮 摄

  近百张老照片、老物件述说背后的故事

  1988年,一名身穿军装扛枪的战士站立在邕江一桥畔,眼神坚定地望着远方;文艺巡游的队伍举着彩旗穿过人声鼎沸的街道;意气风发的青年在南宁人民公园九曲桥留影……4月27日当天,几十名南宁老街坊带着老物件、老照片来到颁奖现场,翻出珍藏已久的老照片、老物件,向观众娓娓道来背后的故事。

  征集活动自今年3月10日启动以来,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热情投稿。近百张承载着美好记忆的老照片、老物件脱颖而出。经过主办方收集、精心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参与奖30名。 

南宁肥仔饭店总经理滕康言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庞春妮 摄

  尘封的老照片老物件

  书写出老南宁的时代印记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充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打开老南宁人的尘封记忆。

一等奖获得者黄少雄展示老物件公文包。庞春妮 摄

  “这是1985年一个全国表彰大会在南宁召开,当时我使用的公文包。”一等奖获得者黄少雄向观众展示了一只褐色皮包,里面写着“全国纺织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表彰大会留影”。黄少雄是自治区工信厅退休干部,他不仅提供老物件,还提供了30多张老照片,其中包括1963年南宁市少先队的照片,南宁二中的老照片,还有他在1937年从广州买回来的缝纫机,上世纪70年代收藏的派克笔、火车票等照片。

二等奖获得者吕智锦分享老照片老护照。庞春妮 摄

  获得二等奖的吕智锦讲述了自己从小跟家人从国外来南宁定居,在南宁成长学习的故事。他对南宁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不仅分享了他60年代的老护照,还分享了他与著名书画篆刻家马万里在南宁人民九曲桥的合影。同时,他还拿来了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有三十四年前的邕江大桥、水塔的黑白老照片。

刘女士分享其父亲的老物件。庞春妮 摄

  “我父亲是抗美援朝的战士,今天我带来了他使用过的皮带、汤婆子和斜挎包。”市民刘女士分享了他父亲当兵时使用过的老物件,皮带上还清晰地写着父亲的姓名、血型,斜挎包上写着“为人民服务”几个红字。这些老物件见证着抗美援朝老兵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刘女士动情地讲述着老物件背后的故事,眼里饱含泪光,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二等奖获得者陈建昭是南宁历史文化的研究者,当天他带来了他的著作书籍《南宁老城老街道》四册,他用书本里收藏的三百多张南宁老照片和背后的故事,带大家穿越时光,重温老南宁的传奇岁月和街巷温情。

  三等奖获得者是自治区党委退休干部吴华、南宁师范大学教授周山、广西老摄影家协会会员刘伟能。参与老照片征集活动的还有广西日报原摄影部主任农如松、广西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颜永强、广西财经学院退休教授黄贵宁、邕州史话群群主赵萍、南宁老街坊黄信耀、谭伍龙、杨灿芬、王荣生等。

  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个个珍贵的老物件,让观众深深感受到南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唤起大家对往昔岁月的珍视与怀念。

活动现场。庞春妮 摄

  “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与南宁肥仔饭店的成长轨迹不谋而合。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向老街坊、新市民生动展现南宁独特的人文风景、饮食文化和南宁人代代相传的拼搏精神。”南宁肥仔饭店总经理腾康言表示,作为一名90后,通过这些老照片,看到了很多没见过的老南宁风景、文化,深受感动。南宁肥仔饭店到今年也有了38年的历史,从南宁市共和路上的第一家门店发展到今天,南宁肥仔饭店在广西餐饮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旗下拥有7家分店。他希望南宁老街坊、新市民多多支持南宁肥仔饭店。

  “老照片是时光的标本,承载着城市的昔日荣光和奋斗者的足迹,记载着厚重的历史和城市发展的脉络。这是南宁肥仔饭店在努力做好餐饮,努力保持风味极佳的邕菜质价比的同时不忘初心,主动践行社会责任、弘扬南宁本土文化、宣扬推广当地餐饮文化和发展历史,贡献给南宁全体市民的一份厚礼。”腾康言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庞春妮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