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28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李嘉 张小林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资源利用沼液种植西红柿取得多重经济效益

  广西自治区资源县车田苗族乡以沼液为主要肥料种植高山无公害西红柿,取得了多重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用沼液作西红柿根系追肥,可使西红柿果大、肉厚、光亮、耐贮运。沼液既可以作根系肥,也可以作叶面肥,具有催苗、壮果、促长、少病害的功效。用沼液作根系追肥,三天后西红柿叶面转青,特别是西红柿开花期,用沼液作叶面肥喷施,可提高西红柿挂果率,起到保花、保果作用。西红柿挂果期,用沼液追肥1-2次,可使西红柿达到保果、壮果、增强亮度等功效。

  使用沼液种植的西红柿,卖果价格高,市场销售好。施用沼液种出的西红柿,具有光泽度好、无污染、肉厚、果汁浓、耐贮运等特点,深得果商和消费者的青睐。与专施化肥种出的西红柿相比,用沼液种出的西红柿每公斤为高出0.2-0.4元,农民每亩可多得收入1200-2000元。

  使用沼液种植的西红柿投资少、回报高。经过实践,沼液的肥效不低于国产复合肥肥效,每十担沼液相当于6包复合肥。即在施用肥料过程中,每亩西红柿约1500株,每株西红柿施用0.6--0.7斤沼液,相当于每株西红柿施用0.4斤的国产复合肥。因此,用沼液替代复合肥根系追肥,既可达到西红柿供肥目的,又可以节省资金投入。每亩西红柿施用1-2次沼液,可节约资金1500元左右。

   使用沼液种植西红柿,可减少西红柿病害的发生。施用沼液主要可预防西红柿早晚疫病、灰霉病等多种病害发生,增强西红柿抗病力,提高西红柿种植成功率。沼液是通过高温杀菌后形成的肥料液体,一般病源经过高温发酵后被杀死,使用沼液种植西红柿,不会直接或间接地给西红柿带来病害,影响西红柿种植效果。因此,少施化肥,多施沼液的西红柿种植成活率在98%以上。

    

  武鸣创新沼气综合利用模式加快生态家园建设步伐

  广西武鸣县府城镇东江村公背屯是市级生态文明村,该屯积极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灯-鱼”综合利用模式,村民开创了经济收入的新途径,加快了生态家园建设步伐。

  公背屯开展沼气综合利用的具体方式是:

   1、大力发展养猪。每户常年养猪4头以上,猪粪尿全部入池,保证足够的发酵原料,产生的沼气可以保障农民生活用能90%以上,户年均出栏肉猪4头以上。

  2、发展庭院经济。(1)庭院建起了养鱼池。利用沼液喂鱼,同时在鱼池上安上沼气灯,晚上点沼气灯诱虫喂鱼。每户鱼池年收入1000元以上。(2)庭院种植龙眼、荔枝及经济作物,开创经济收入新途径。家家户户都在庭院种上了龙眼、荔枝、杨梅等经济果树,利用沼液施淋果树,提高品质和产量,户年均庭院果树经济收1000元以上。

   3、改变生活陋习,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沼气综合利用,创建生态文明村,从根本上改变了村庄的面貌,人居环境卫生清洁,村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公背屯还以沼气为纽带,加快生态家园建设步伐,初步实现了“五个好”和“两个强”的目标。

  “五个好”:(1)村庄规划建设好。全屯共投入30万元,完成了村庄400米主干道、800米环村道、1000米的巷道的硬化及地下排污水沟的建设。(2)绿化美化好。村庄除了保护好原有的树木外,还在村道、巷道两旁种上2000平方米黄素梅、小叶榕等观赏植物。(3)人畜分区好。全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对猪、牛统一集中关养。(4)清洁卫生好。全屯29户共建沼气池37座,改厨、改厕率达100%。(5)精神文明村建设好。投资12万元,建起了文化活动室、灯光球场和戏台以及石桌石凳等供村民休闲娱乐和学习场所,完成了电网改造,安装了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和20部程控电话。

  “两个强”:(1)发展庭院经济,实现经济经强村。该屯家家户户都在庭院种植龙眼、荔枝、杨梅等果树及建池养鱼,多渠道增加收入。(2)示范带动性强,符合当前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实际。(完)

    

  容县利用沼气服务网络体系破解后续管理难题

   农村沼气历来有“三分建七分管”之说,管好、用好户用沼气池,对促进“一池三改”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广西容县利用沼气服务网络体系市场化运作破解了后续管理“难”的问题。

  近几年,容县农村沼气用户数量剧增,据2005年普查,全县有沼气池65079座,其中正常使用的43758座,占67%;间歇使用的12743座,占19;不能使用的8578座,占14%。据调查分析,造成沼气池不能使用或间歇使用的主要原因是灶具故障和排渣困难以及发酵原料缺乏等。由于未能配套后续管理服务体系,沼气使用和综合利用效率低。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建池积极性。

  容县农村能源办在抓紧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对沼气池的后续管理服务,按照“以钱养事、以事养人、逐步推向市场”的思路,建立了以县沼气协会、后续服务中心、网点和流动服务车相互交织的服务网络体系。其目标是为全县沼气用户提供有效的后续管理服务,使“建一户、成一户、使用一户、发挥效益一户”的承诺落实到工作实处。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也为农村能源部门自身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广西容县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成立县级沼气协会,增强其监管和服务职能。以建县级沼气协会为龙头,带动全县农村沼气管护网络健康发展。容县坚持“政府引导,部门主导,实体参与”的原则,于2006年初,组建容县沼气协会,其行政上由林业局领导,业务上受能源办的指导。协会实行独立核算,有偿服务,自负盈亏,市场化运作。为了支持服务体系网络建设,县能源办下拨3万元专项经费作为协会启动费用。

  二是建立村级维修服务网点,延伸管理服务网络。在沼气用户集中的行政村、自然村,按照“两选四配”设置“农村沼气维修服务网点”,已建立基层服务网络点30个,网络服务覆盖80个村,占全县行政村的36%。各网点立足靠服务收费,以事养人,确保服务质量和技工劳务报酬。“两选”即“选准人” 和“选好点”。首先,每个服务网点选配一名业务素质高、品德好的服务人员,然后与之签订责任合同,规范其服务收费标准等。其次,选点与选人统筹考虑,要求服务点周围农户居住相对集中,交通便利,信息流、物流传递快捷。“四配”即一是配置服务收费标牌。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挂牌上墙,监督投诉电话公开明示;二是配置配套灶具管件;三是配置服务用具及办公场地,四是配好服务卡,档案卡、上岗证。

  三是配置沼气池清渣换料设备,打造流动服务平台。各服务网点,统一配套带柴油机动力的抽渣换料泵,在沼气池维修、换料和三沼综合利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服务网点也获得较为丰赢的收入。

  目前,网络服务模式自2006年3月初运行以来,共维修、管护病池580多口,大换料500多户,网络服务对象农户13700户,占沼气户的21%,上门为群众服务16500多人(次),搞技术培训5批,共358人,服务费、维修费等收入160000多元,取得了经济、社会两个效益双赢的效果,为今后搞好沼气后续服务管理工作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