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吴家跃 徐有秀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吴家跃 本报通讯员 徐有秀
  贺州市实施“六项民心工程”的实践充分说明:得民心者则和谐。只有充分关注弱势群体,切实解决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等社会问题,共同享有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共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2002年11月,贺州撤地设市。成立之初,受历史、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贺州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矛盾突出,尤其是农村残疾人、贫困户、灾民、下岗人员和五保人员、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境遇令人揪心。

  “弱势群体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社会秩序就难以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刚刚走马上任的贺州市委书记李达球忧心忡忡,一个执政理念正在形成:加大投入,改善民生,以化解社会矛盾,彰显社会公平,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

  随着执政理念的提出,曾有人认为,像贺州这样的穷地方,当务之急就是集中财力,解决发展滞后的问题。对于弱势群体的问题,等“有钱后”再改善他们的生活。

  然而,李达球认为,发展经济与改善人们生活、实现社会和谐并不矛盾。“在解决弱势群众的困难和实际问题时,不要等到群众发出无奈的呼喊时才去办,不要等到财政无限充裕时才去办,而要在群众需要时就去办,在办的过程中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树立威信,推进发展,促进和谐,以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的归属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

  于是,贺州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决定从群众最想、最盼、最难解决的问题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从2003年开始,该市大力实施“五保村建设、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就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社会稳定”等“六项民心工程”建设,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社会。几年来,“六项民心工程”成就瞩目。

  ——五保村建设工程创新了农村五保供养管理模式。农村五保老人供养一直是我国救助体系的重点和难点。贺州市探索出一条农村五保老人“离家不离村”的以村集中安置、供养的新路子,实现了五保老人“居有其屋,食有其源、乐有其所”的目标。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就投入资金6520万元规划建设721个五保村并全部竣工入住,安置五保户14648人。

  贺州市不仅在五保村建设上有成绩,而且在五保供养、人性化管理上有突破,努力做到生活费、医疗救助、帮扶供养三落实,靠临时救助的老人从此有了长效保障机制。

  贺州市五保村建设受到国家民政部和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民政部2004年9月在贺州召开现场会议总结推广五保村建设经验,称五保村建设“解决了建国50多年来政府致力解决而未能根本解决的问题,是五保供养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是对我国五保供养工作的重大贡献”,更有专家学者称之为“贺州模式”、全国的“一面旗帜”。

  海外媒体对贺州的做法,也是好评如潮。美国《侨报》认为,“五保村建设,找到一条五保老人供养的新模式。”法国《欧洲时报》认为,“五保村建设更富有人性化,很适合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水平。”

  ——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工程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贺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过去少数民族地区农民长期存在行路难、上学难、用电难、求医难、发展生产难的问题,群众生活生产条件艰苦,发展极为缓慢。

  2003年,贺州市制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5年脱贫致富实施方案。确定了11项扶贫工作任务及实施步骤,并对相关的15个部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几年来,全市集中扶贫资金总计7700多万元,精心组织实施一大批道路交通、人畜饮水、沼气池等工程项目建设。

  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开发扶贫、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建设、落实民族政策和法规、加强贫困村干部和富余劳动力培训等措施,极大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生产条件,提高了贫困农民素质,为贫困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各民族的和睦相处与共同繁荣。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程全面落实了“人才强市”战略。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业一人,脱贫一家”。面对一方面各种人才不足,另一方面大中专生就业难的双重矛盾,贺州市把构建就业援助体系作为救助困难群体的根本措施来抓,变输血为造血,为困难群体摆脱困境提供原动力。

  有资料显示,2002年底,贺州市共有6720名大中专毕业生未能就业或得不到充分就业,已成为毕业生的沉重思想负担、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

  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通过改革就业制度,转变就业机制,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方工作,鼓励用人单位和企业多吸引毕业生,积极建立人才市场,举办人才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择业机会。同时,坚持“凡进必考”,引进竞争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公务员,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据统计,2003—2006年,回到贺州的毕业生8362人,政府统一安排2756人,通过自谋职业和经人才中心就业的有3999人,实现毕业生总就业率达80.8%。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促进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贺州市2002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万人。该市立足本地,面向发达地区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努力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通过“校企联合、订单办学”,“项目带动、定项培训”等方式方法,促进富余劳动力加快转移,提高农民现金收入,收到“培养一人、脱贫一家、带富一群”的效果。

  2003年以来,全市对40.63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了职业技术培训和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2006年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29.35万人,占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的80.6%;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632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35%,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全市农民增收的亮点。

  ——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较好地巩固了民生之本。贺州市把就业视为民生之本,认真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要求,以发展生产为重点,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认真落实再就业等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手段,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尤其注重帮助大龄困难人员就业,加强对“4050”人员再就业培训,提供社会保险服务,健全保障制度,实行再就业援助。

  由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做得扎扎实实。2003年—2006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8万人,基本消灭了“零就业”家庭。全市登记失业率为3.49%,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社会稳定工程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贺州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处,长期以来社会管理较薄弱。撤地建市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增大,治安形势日益复杂。犯罪案件屡禁不绝,发案率居高不下。

  贺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社会稳定这个影响全市大局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平安贺州”建设,努力创新综合治理思路、内容、机制和载体,全市治安、刑事案件连续4年大幅度下降,案件总量在全区最少,下降幅度最大,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据自治区统计局、综治办调查显示:2006年贺州市的“安全感”、“警民关系”、“村居委会作用”、“当地治安状况”和“治安状况与去年比”等五项指标的群众满意率全部提高,是全区唯一全面提高的市。

  另据自治区综治办、信访办统计,2006年贺州市件和群体性上访发生数各为3件,是全区最少的市。全市上下呈现出社会和谐、政治安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尽管贺州市在民心工程建设方面花了很多“本钱”,但该市的经济发展却没有因此被落下。仅2005年,全市财政收入增长2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两项指标增幅双双位居全区14个地级市之首。全市引进内资项目745个,实际到位资金39.6亿元,仅次于首府南宁,位居全区第二。谈到贺州经济发展的原因,李达球对笔者说:“贺州没有什么特别有价值的资源,但我们找到了适合贺州发展的思路,同时,‘民心工程’使干部转变了作风,使群众看到了希望和树立了信心,现在的贺州社会安定,干群关系密切,党和政府的威信空前提高,政令畅通,人心凝聚,社会运行成本和创业成本都因此而降低,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