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0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吴福大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遇到灾祸衣食无着,纳入低保;患大病无钱医治,给予救助……12月5日,南宁市民政局在向市人大代表的一场汇报会上表示,无论是从城乡低保还是特困户危房改造,困难群众得到的是民政部门第一时间的救助。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南宁正全面构筑困难群众生活保障这一张大网。

  低保制度

  规范管理有进有出

  据了解,南宁市自1996年1月开始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市区保障标准经历了125元、150元、183元、190元、210元,以及目前的220元共6个阶段。

  制度建立起来了,也碰到了问题。一些城市的低保户,每个月拿着220元的低保金,宁可每天打牌玩乐,也不去积极寻找出路,自食其力实现再就业。

  如何把低保对象规范管理起来呢?南宁市民政部门逐年完善了城乡低保制度,为此,城市低保继续保持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首先,规范低保家庭收入的核实方法,成立评审小组,实地调查、邻里走访、跟踪消费等。其次,建立低保对象续保申请制度、核查制度、优先就业制度等。另外,在低保审核、审批、发放过程全部实行了公示。

  与此同时,实行城市低保对象有进有出,保障金额有高有低,对二级残疾和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家庭给予倾斜照顾。南宁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对“4050”低保对象,优先安排到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就业,在2001年到2007年,南宁有十万人次低保对象退出低保。

  乡镇敬老院

  明年要扩建20多个

  而农村的困难群众生活是如何保障的呢?是否每个困难群众都得到了生活保障?据介绍,南宁市农村低保工作于去年10月全面启动,今年,市政府更是将这项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对于目前拥有26000多人的五保供养对象,南宁今年把每人每月30元的补助提高到了50元。在投入资金修建乡镇敬老院、五保村后,截至今年10月底,入住对象达到5390人,入住率达到84%。“明年,我们将继续重点完善乡镇敬老院和五保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有条件的24个乡镇敬老院进行扩建,每个乡镇抓1至2个建成上档次的院,使其从现在的20多个床位增加到40个以上。”南宁市民政局副局长王仁金介绍说。

  医疗救助

  救助起付线降为零

  怎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成为南宁市构筑困难群众生活安全保障网必须面对的且不得不深入考虑的问题。

  南宁市先后两次修改了城乡医疗救助办法。今年最近的一次修改,将救助起付线从500元降为零,救助百分比从30%提高到60%—80%;救助金封顶线从2000—3000元调整为3000—6000元;救助病种从城市医疗救助12种、农村医疗救助5种调整为所有住院治疗的病种,同时增加城市医疗门诊救助和开展城市医疗救助事前事中救助。

  南宁市民政局截至10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医疗救助了441人,发放救助金97.78万元,与去年同期救助118人增加274%,救助金额19.57万元增加400%;农村医疗救助了53058人,救助金额290.21万元,与去年同期救助16194人增加228%,救助金额95.56万元增加204%。从这一组数据,也可轻松看出南宁城乡医疗救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仁金向人大代表汇报时说,南宁市将继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探索简化救助手续,做好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相衔接工作,使困难群众病有所医,解决好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另外,南宁的城市医疗救助还没有全面覆盖全市,目前,南宁城市医疗救助仅是在南宁6城区以及武鸣县实施,有些低保对象患大病到民政部门申请救助,然而,民政部门没有此专项救助资金。据悉,南宁市有关部门目前正在进行协商,尽力解决这些问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