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广西经济实现"三突破"述评(上)
“三突破”提出的现实土壤
在广西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2004年的经济发展“三突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性事件。从“三突破”的提出到它的胜利实现,有其历史的必然。
改革开放多年来,全区各族人民在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率领下,积累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以说,“三突破”的提出,水到渠成,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提出,不能早,也不能晚。早提时机不成熟,会造成急躁冒进,违背经济规律。晚提也不行,否则贻误了时机。正如一个果子,当它已经成熟时,你不去摘,而是等到它熟透了从树上自己掉下来,造成浪费。
从1998年以来,我区实施了“三大战略,六大突破”,为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使企业强身壮骨,轻装上阵。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处于西部地区的广西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
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中国-东盟博览会决定在我区举行,这是推动我区发展的极好机遇。加上全区干部群众上下一心谋发展,心齐气顺劲头足,我们完全有条件使广西经济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历史性的一跃。
在这个关键时候,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三突破”目标,既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必然,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工业是纲,纲举才能目张
广西经济发展不快,关键是经济总量不大。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经济总量。而扩大经济总量,工业是关键。可以说工业是纲,只有工业这个纲举了,全区经济的目才能张。
但是广西发展工业,又不能像发达地区那样来进行,只能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经过充分研究,我区决定以“工业兴桂”为着眼点,从两方面入手来发展广西工业。一方面借助宏观调控的机会,对那些技术含量低特别是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项目,要坚决进行控制调整。另一方面,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把现有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二是把自有品牌和引入著名品牌做大做强,三是把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四是把现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五是依托西南出海通道和中心城市完善工业布局。
钢铁、汽车、制糖、有色金属、机械、食品等企业是我们的传统优势产业,但这些产业在过去的时间里,或发展不快,或产品竞争力不强,或科技含量不高,必须下大力进行技术改造,使其脱胎换骨。
2004年全区在这些行业里,加大了对技改的投资,实施了技改项目1297项,完成技改投资70亿元,让企业自身先站稳脚跟。同时出台了相关文件,建立培育强优企业的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强优企业的发展壮大。此外,大力推进428家规模以上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加快全区41个工业园区的建设。
事情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正当全区在大抓工业时,却遇到了煤电油运供求的困难。我区加大对工业经济运行跟踪、监测、调控、协调和服务力度,主动与产煤省市沟通和衔接,建立煤炭供应协调机制,增加煤炭供给,同时积极支持区内煤炭经营单位加大采购力量,多渠道组织购煤调煤,从区外组织调运煤炭2600多万吨。针对电力紧张状况,协调电力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电力供应,使全区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拉闸停电现象,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能源供给。
各大企业纷纷利用有利时机,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壮大企业规模,使得广西历史性地出现了销售超百亿元的大企业。柳州钢铁集团、广西电网公司两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了100亿元;上汽通用五菱、玉柴股份、东风柳州汽车3家企业年销售收入将超过50亿元;柳工机械、中铝广西分公司、柳州五菱、一汽柳特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将超过30亿元。
优势产业对工业增长的支撑力明显增强。制糖、冶金、汽车、电力等优势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9.1%,所创造的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达到了76.9%。
全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净利润超过12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一年下来,全区工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811亿元增加到1040亿元,增长了200亿元。
“工业兴桂”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速度进一步加快,企业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把项目摆在突出位置
经济增长靠投资拉动,而投资又靠项目带动,我区把推进项目建设摆到突出的位置,组织各方面力量狠抓项目的落实。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项目的设置是一件科学而严谨的事情,既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
我区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把扩大投资规模与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多上一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的项目,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
去年9月,铁道部与广西签订了加快广西铁路建设的“一揽子”计划,项目涉及投资400亿元。这么大的项目,对广西来说实属难得,这是拉动广西经济的绝好机会。我区当即成立由一副主席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负责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铁路沿线各地方政府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从计划签署仅3个月时间,洛湛铁路广西段就实现开工;南昆、黔桂、沿海铁路项目的改造也开始实施。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前所未有!
为了解决项目资金问题,我区千方百计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有效推进200多项在建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龙滩电站、百色水利枢纽、长洲水利枢纽等在建工程进展顺利,桂林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干法生产线、玉柴公司3万台通用柴油机项目竣工投产。
2004年我区统筹推进的239项新开工重大项目实现新开工,37项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中90%以上的项目实现新开工,全区全年新开工规模以上项目7500多项,增长30%左右。
新开工项目、在建项目和推进前期工作项目是历年来最好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
“三突破”其中之一是GDP突破3000亿元,只有遍布八桂大地的县(市、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顺利突破这一目标。
我区的县域经济不是很发达,自治区党委、政府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广西要发展,县域经济就一定要发展,才能使全区经济总量上去。为了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区出台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各项政策措施。
在自治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政策下,各地纷纷想方设法,寻找出路。荔浦县是我区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县,但他们敢为人先,“无中生有”发展县域经济,使全县的食品加工、木器制造得以发展,产品大量出口。崇左市的扶绥县,虽然靠近首府南宁市,但经济结构单一,支柱产业不强,财政收入增长不快,在发展县域经济政策的鼓舞下,他们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形成以工业经济为龙头带动城郊型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广西经济的“十佳”县。
县域经济犹如条条小溪,汇流成河,它在使全区GDP不断增长的同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平果市充分发挥铝工业基地的优势,做强做大产业链,2004年财政收入已经超过了7.4亿元;邕宁县依托南宁城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物流等产业,2004年财政收入已经超过6亿元。崇左市每个县的财政收入均超过1亿元,全市财政收入超过14.8亿元。而百色市则超过24.5亿元,增长幅度居广西各市前列。县域经济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89个县域单位生产总值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增长18%左右。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我区还把发展县域经济与加强“三农”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趋于合理,发展特色农业得到进一步重视,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业稳步增长。
2004年全区的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1.46万公顷,扭转了近年来较大幅度减少的势头。
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养殖,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打造企业品牌。贺州市提出“围绕工业办农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口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走出了一条农业工业同步发展的路子。同时,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时开通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促进了鲜活农产品销售,为农民增收约14.5亿元。
开放 开放 再开放
扩大对外开放,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区与沿海发达地区有差距,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外开放没有大的突破,扩大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广西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去年,紧紧把握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有利时机,以对粤港澳和东盟开放为重点,加强领导、完善政策、优化环境、上下联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拓展加快发展的新空间,从而为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泛珠三角各方共同签署了“9+2”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并重点加强与广东的经贸合作。粤桂两省区实现了高层互访,签署了全面加强合作协议,双方共签订105个有代表性的经贸合作项目,总投资498.6亿元。截至去年11月底,这些项目中已有59个项目实现开工。另外,成功承办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大力打造中国与东盟的交流合作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对外开放,促进了广西的进出口贸易。去年前11个月,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1%,在西部12个省区中居第三位。其中,外贸出口23亿美元,增长17%。
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把招商引资作为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重要环节,改革招商体制,创新招商机制,依托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推进“百企入桂”工作。各级政府认真组织实施了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项目、规定和主体进行了大范围的清理,通过立法程序修改、废止了53件地方性法规和68件政府规章,取消了自行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197项,仅保留47项,精简幅度达80%。
在这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与外省区市的合作项目达到2400个,引进资金1100亿元,资金实际到位超过250亿元,增长1.3倍。
一大批外省区市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进入广西投资兴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贺巴高速这两段路将于2021年7月1日通车试运营
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批准,S30贺巴高速公路都安澄江至大化百马段、大化羌圩至巴马段于2021年7月1日通车试运营,现公告如下: 【详细】
南宁新增“良庆百香果”地理标志商标
6月24日,记者从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良庆百香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南宁市第9件地理标志商标。 【详细】
崇左市优秀人才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崇左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 【详细】
红色游火爆,端午假期广西接待游客超1242万人次
假期里,合浦县海丝文化遗址公园内的硫华菊绽放,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林启波摄 6月14日,龙胜马堤乡里市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姑娘节”,苗族同胞开展背媳妇等民俗活动。 吴生斌 张水秀摄 假期里,在 【详细】
西江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释放生态红利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命河田园风光(2016年6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新华社南宁6月10日电 在广西柳江畔的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业污水经过一道道工序处理,最后变得清澈。 公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