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3月03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梁思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新华社记者 梁思奇

  广西有个象州县,去年6月遭受特大洪灾,记者曾到现场采访,许多村子被洪水推毁,剩下少数水泥楼房孑然独立的情景让人记忆犹新。前不久“故地重游”,惊喜地看到受灾的村子建起了众多新房,县委书记说,除了国家救灾援助,当地的桑蚕业灾后很快得到恢复起了很大作用,全县大灾之年实现了农民人均增收200元的目标。为此县里今年提出“农业强县”,继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象州的“农业强县”思路,对新农村建设不无启示。中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恰恰在这一点上,一些地方出现了偏离。一个时期来,不少地方的“重中之重”是招商引资,甚至层层分解指标,要求每个部门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人常年在外招商。有个县的领导表示,为了引进项目,现在县领导百分之九十的精力都花在招商上。 

  一个地方百业千行,事务繁多,人的精力有限,把“百分之九十”的精力花在招商上,客观上“三农”工作就不可能再成为重中之重。按照这样的工作安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避免会停留在会议和文件上,流于形式而不可能落到实处。这种情形的出现,反映出一种“轻农”心态,一方面是地方领导急于通过招商引资实现GDP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认为抓农业吃力不讨好,产生不了效益。在招商引资中有一种倾向很明显,一些地方普遍热衷引进鞭炮厂、皮革厂、玩具厂、电子厂、编织厂,甚至污染严重的小炼厂、小纸厂、焦化厂、废金属加工厂等工业加工项目,相反对种养植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兴趣淡然,原因是后者在免除农业特产税后没有税收。 

    要去除“轻农”心态,首先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社会全面小康。为了保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得到落实,一方面要通过机构改革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消除导致“轻农”心态出现的利益诱因,另一方面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纳入政绩考核,避免出现“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城乡割裂现象。

    要去除“轻农”心态,更要真正认清农业的价值。从产业发展角度,“轻农”也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需要下更加细致繁重的功夫,不像上马工业项目立效见功,但农业发展对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民增收致富起着关键作用。象州县依靠农业,灾后很快恢复元气;全国不少地方依靠农业产业化,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跳出“农门”实现增收是一条路子,但立足“农家”致富更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要消除“轻农”心态,还有赖于关注“三农”社会氛围的形成。与城市相比,农村成为容易被遗忘的对象,传媒信息往往多着眼城市,忽视农村。要通过舆论宣传,经常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消除城市人群对农村的隔阂和生疏,引导全社会更加关心农业发展和农村民生福祉,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促进各行各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这20个字随便哪一项都是艰巨和繁重的工作。只有去除“轻农”心态,各级领导把心思放在“三农”,把时间花在“三农”,把精力投入“三农”,才能真正体现“三农”是“重中之重”,才能扎实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