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6月11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阮小青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来,钦州市各级各部门紧扣科学发展观,紧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紧扣钦州实际,围绕“抓住机遇、完善措施、破解难题、率先发展”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找准“瓶颈”问题,破解发展难题,使大讨论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双促进。

搭建平台上下联动,大讨论活动氛围热烈

    钦州市各级创新载体,搭建平台,为促进钦州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加强宣传,大造声势,使大讨论活动氛围热烈。各级高度重视媒体参与,加强宣传策划,按照“精心策划,重点推进,上下联动、内外感动”的思路,加大宣传力度,大造舆论声势。市、县两级新闻媒体做到了天天有大讨论活动新闻,报纸有专栏和评论、电视有影像、电台有声音,市、县两级大讨论办及时向上级媒体供稿和向上级简报报送信息,大力宣传钦州市开展大讨论活动的进展动态、经验成效、典型事例和亮点特色,推动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二是围绕促进钦州加快发展主题开展大讨论。通过组织、邀请县区、市直、中直区直驻钦部门的领导、专家、钦州籍投资成功人士,按专题分类举办“主要经济工作部门座谈会”、“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部门座谈会”、“理论部门(民主党派)座谈会”、“外来投资者座谈会”、“钦州籍在本地、在外地投资开发的企业家座谈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青年论坛和“我为加快钦州发展献一策”、克服“四种思想障碍”专题讨论等活动,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为加快钦州发展建言献策。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与活动,解放思想,围绕“以港兴工,三化互动”的发展路径,密切联系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对钦州的比较优势、战略机遇、目标定位、发展思路、发展措施等进行研讨,纷纷提出钦州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中率先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提出有关影响到钦州发展大局的一系列有深度有价值的可操作的符合钦州实际的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改进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抓住重点深入调研,大讨论活动扎实推进

    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如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钦州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精心确定课题,深入基层,开展了多角度、广范围的专题调研,找准影响发展的“瓶颈”问题。灵山县开展“百题千人大调研”,涉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从县委书记到普通干部,

    全县掀起了调查研究的热潮,全县仅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负责的调研专题就有210个,并坚持边调研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浦北县确定了19个调研专题,完成了调研任务,形成了一批调研报告。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的领导率先调研,选定6大重点调研课题,先后组织20多个调研组深入机关、社区、企业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调研活动,主动了解各部门各单位存在的实际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钦北区区委常委和其他四家班子成员带头开展10个大专题调研,形成了区、镇、村三个层面深入大调研的良好效果,而且在搞好调研的同时组织开展了11个主题实践活动,举行了“解放思想,服务蔗农”活动月,领导干部“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农村”等主题活动。

明确目标完善措施,大讨论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钦州市各级各部门把开展大讨论活动与推进当前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一手抓大讨论活动,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不误、双促进。通过深入调研,明确了发展定位,理清了工作思路,强化了措施,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使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

    市委、市政府围绕“以港兴工,三化互动”发展路径,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为载体,突出抓好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5+2”项目中的两个竣工项目(即千万吨炼油项目、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的建设,确保今年12月11日出油、出浆;重点抓好“三区两路一航道”关键工程的规划建设,为我市持续发展构建平台、夯实基础。各县区、各镇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港兴工,三化互动”发展方略,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提出了切合自身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灵山县提出了“2188”的工作思路;浦北县提出了“依托沿海,重心南移,工业主导,三化统筹”的发展思路;钦南区提出了“依托港城、以港促工、以城带乡、三化强区”发展思路等等。各级部门强化措施,确保大讨论活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取得实效。市级有关部门结合《规划》,已着手调整修编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以及完善钦州港工业区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保税港区规划和河东区工业园规划等,并加强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今年以来共投入10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永久回建房建设、社区道路硬化工程、人饮工程、电改网工程、广播电视和网络村村通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清洁工程、学校基础设施工程等八大“惠民工程”,使企业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钦州海关不断解放思想,深挖影响通关效率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加大服务临海大工业企业力度,使通关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平均海关作业时间从26小时下降到15小时。灵山县陆屋镇在解放思想中坚持按照灵山工业区总体规划把陆屋作为“一区三园七片”中的产业转移工业园陆屋茶场片、新光农场片和陆东重工业片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调动镇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克服畏难情绪,仅仅用一天半的时间就出色完成了陆屋工业园区的前期征地工作,并签定了工业园征地中涉及230多户农户的插花地,使陆屋工业园形成了连片规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