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6月2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周红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设立,为广西与台湾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随着试验区软、硬环境的不断完善,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品牌效应,以及广西的地缘优势,相信公司一定会不断发展壮大。”台资企业广西旺旺食品有限公司协理黄重振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在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良好的发展态势下,越来越多台商对未来充满信心。

  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从成立至今已阔步走过两年历程。两年里,在这块由桂台携手共创的“试验田”里,先有台湾农友、台湾福昌等大批台湾知名企业率先“抢滩”,后有“台湾村”、“台湾民俗风情绿色走廊”等一批“台湾特色”项目入园在即,“台湾味”愈来愈浓的试验区正成为广西吸引台资的一张亮丽“名片”。

  随着试验区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台商“慕名而至”,吸引台资企业落户40多家,应邀或主动到试验区考察,寻求商机,洽谈合作项目的台湾农业组织、各地台商协会、财团及其他团体负责人或代表60多批(次),约1000多人(次),达成初步投资意向的项目有10多个。

  试验区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加上试验区人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正使之日益成为广西吸引台商投资的集散地,推进桂台经贸交流合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及台商企业的重要载体,以及广西重点发展现代产业的密集区。

  

  科学规划 加快推进

  

  在试验区成立后,制定了重点做好“三高”文章、建设好“两园一区”和进行“三大体系”和“一个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即把试验区建成桂台高层次交流、高技术引进、高端产品培育的“三高”农业合作交流平台;加快建设桂台农业合作交流服务示范园、台湾农民创业园和临海高科技农业合作区;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加工体系、支撑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据了解,试验区核心区内“桂台农业合作交流服务示范园分区规划(2006—2010)”、“龙潭临海工业园区规划(2007—2010)”和“试验区科技产业园(一期)详细规划”已先后完成。

  围绕前期规划,试验区加快科研、示范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台湾农业新品种示范基地于2007年1月动工建设,已引进和种植台湾农业优良新品种100多个,并通过示范带动促进我区农民对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规划面积8000亩的试验区科技产业园是桂台农业合作交流服务示范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试验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台商企业提供标准厂房的工业集中区之一,主导产业为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农业科研等,目前已有8家企业签约入园。科技产业园建设计划分三期推进,一期工程已于去年5月正式动工建设,现已完成建设40米宽的主干道2100米、30米宽的道路2000米、20米宽的道路2500米,11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正在动工建设。整个园区一期工程建设将于2008年底全部完成。

  试验区还创新发展思路,加快构建园区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广西两岸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开始运行,成为试验区资产管理、项目建设和融投资的平台,承担起试验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的任务。

  

  携手共进 成效初显

  

  随着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的加快推进,桂台两地的交流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实现了新突破,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形成规模,投融资平台初步形成,试验区吸引投资的“磁场”效应逐渐凸显。

  享誉亚洲乃至世界的台湾福昌种猪开发有限公司落户玉林后,成功与本市企业联手,成立广西玉林巨东福昌种猪研发有限公司,如今种猪繁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并于去年底引进首批种猪108头。利用生物基因技术研发的福昌原种猪以其优良的肉质和生长快、抗疫力强等特点在亚洲乃至世界享有盛誉,为我区种猪培育技术的跨越奠定了基础。此外,发东养殖有限公司引进的台湾珍珠鳖品种,园艺场引种的台湾杨桃、木瓜,绿满地公司引进的提子等均长势良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潜力。据试验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试验区台湾农友种苗种植示范基地,已经成功引进和种植的台湾优良水果品种40多个,目前产量和质量都达到预期效果,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方面,台湾农友种苗种植示范基地在原有24个大棚的基础上,新增大棚7个,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新引进品种35个,目前引进的瓜果长势良好;示范园花卉基地扩展到800亩,新引进台资企业2家;试验区管委和发东养殖公司联合创建的特种水产养殖“千亩亿元”计划已于2007年底启动,并完成了新增投资200万元,新建养殖温室20000平方米,成功地抵御了今年寒冻灾害的袭击;由试验区管委扶持、广西大地主农业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的台系种蔗种植示范基地已达到4000亩规模,并成立了试验区甘蔗技术研究所,展开台系糖蔗的引进、研究工作。此外,绿满地提子种植基地(一期)建设完成投资800万元,种植面积200亩,引进良种18个,发展已初具规模;巨东福昌台湾种猪繁育基地一期建设完成,建设猪舍20栋,引进原种猪300多头。

  担负着试验区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项目重任的广西两岸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顺利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投放科技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5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额度,去年11月底已到位资金500万元,这标志着试验区投融资平台已初步构建,也为全国试验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良好模式。

  试验区发展的良好效应吸引了大批台商前来交流考察,寻求商机。第三届桂台经贸合作交流会在玉林召开期间,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应邀或主动到试验区考察、洽谈合作项目的台湾农业组织、各地台商协会、财团及其他团体负责人或代表就有30多批(次),约180多人(次),初步达成投资意向项目10多个:台湾农业合作社联社拟在试验区示范园创办以农研、培训、旅游、商住及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台湾村”、台商农产品加工区及农产品物流中心、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台湾民俗风情绿色走廊”项目已进行了前期论证和策划;此外,中国绿色食品集团也多次致电咨询试验区的情况,对广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产生了浓厚兴趣。

  目前,试验区还有鲟鱼产业园、宝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新项目正在落实。

  

  展望未来 大有可为

  

  当前,在我区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热潮下,如何创新思维、放开手脚,推进试验区发展更上一层楼,值得思考,且大有可为之处。试验区两年多来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扩大资金支持、创造发展优势、打造集群效应是三条制胜之道。

  一是拓宽试验区投融资平台。创新广西两岸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投入机制,完善试验区强势农业产业发展的金融担保体系,同时进一步密切银企关系,重点利用好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两大政策性银行,使之最大限度为试验区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保障等。

  二是要创造发展新优势,开辟政策扶持新途径。加快完善《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条例》的立法工作,从法规角度加快研究和出台新的优惠政策,构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增强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立足两岸农业的互补性和差异性,以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地方特色加工业、农产品物流业、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创造试验区产业新优势。发展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在内的环境新优势,营造试验区良好的发展氛围,以吸引更多台商入区。

  三是在对台招商引资上要从个体转向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实现“引来一个,带来一窝”的集群效应。将台湾的财团、经济组织、知名企业和台湾农业合作社联合社、台湾各级农会等作为招商引资的跟踪服务重点。以抓住具有“台湾特色”的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带动产业的集约经营和规模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