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国家高新区经过17年的发展,曾创造过两次辉煌。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三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上半年工作会议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在围绕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升东部’和发展东部城市组团的工作要求中,鼓起更大的信心和决心,完成5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在本届任期的后四年中,力争达到700亿元的工业经济总量,再创高新区新的辉煌。”近日,高新七星区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
如今,桂林高新产业正进入全面加速发展时期,且具备了较强的产业发展基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该区成立17年来,已累计开发实施了各类高新技术项目1500多项,这些项目有许多处于国际国内的领先水平,同时建成了超过20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基地,丰富的人才和智力资源逐步得以利用。在现有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在新的起点上,要实现更高更快的腾飞,必须要有项目建设作为支撑。因此,该区明确指出,将突出做好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将全力整合优势产业,促成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落户建厂。有效整合现有企业、影响和带动相关产业在该区集聚发展,并以此做强做大强优项目、做强龙头企业。二是在大铁山工业区的范围内,要以建设漓江科技新城为目标,以桂磨高新产业带的建设为突破口,开发建设一个能承载1000亿元工业总量的发展空间及综合配套的能力,再掀起一次加速发展的高潮。
面对新形势,该区明确提出加速发展的任务、目标和思路。即在去年起的五年内,该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任务是:把强的做大,把大的做强。发展的目标是:按照全国高新区统计的模式和标准,全部工业总产值2012年达到700亿元;按照城区统计的模式和标准,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发展思路是:通过发挥该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提升拉动作用,有效整合现有500多家工业企业的资源,通过招强引大上项目,实行强强合作,重点促进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研发、轮胎防爆自控装置、安全防范器械项目、新材料项目、电路板生产项目、药业生产项目等,链接更长的产业链,聚合更多的相关产业,最终形成优势产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达到产业化发展的目的。该区将通过调动各方积极性,采取辅助措施,即通过提升机关服务效能和办事效率、继续加强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引导和服务企业、强化高管人员培训等措施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第七个自治区级高新区落户来宾
4月10日,广西来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来宾华侨管理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广西第七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来宾华侨投资区升格为自治区级高新区、管理区,将与柳州、南宁、桂林一同构成西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成为广西中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详细】
南宁高新区创新团队获1850万元专项资助
记者近日从南宁高新区获悉,广西田园生化、广西博世科等11家南宁高新区企业的创业创新人才团队获得南宁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项目资金资助,共计1850万元。 【详细】
北海高新区:肩负新使命 开启新征程
今年2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继南宁、桂林、柳州之后我区第4家国家级高新区,也是我国西部地区惟一的沿海国家级高新区。北海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使我区在西部省份中,与四川、陕西省并列国 【详细】
北海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据科技部3月27日消息,日前,国务院已批复同意北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国家高新区总数已达129家,北海正式成为其中一员。这是继南宁、桂林、柳州之后广西的第四家国家级高新区,也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家沿海国家级高新区。 【详细】
南宁高新区:全力冲刺千亿元产业园区
南宁高新区着力抓创新驱动,增强园区发展活力,全力冲刺千亿元产业园区目标。今年1至2月,该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4.1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6%、14.79%和23.6%。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