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0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陈瑞华 何丰伦 韩墨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云中的神呀,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这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对桂林绝世景致漓江的吟唱。从伟人保护漓江的切切叮嘱,到各种制度措施的强力实施,从全民参与的环保意识培养,到世界友人的惊叹……

  全长214公里的漓江发源于桂林兴安县境内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蜿蜒流经兴安、灵川、临桂、阳朔、平乐五县及桂林五城区后流入珠江 。她灌溉着6050平方公里的土地,哺育了流域范围内207.1万人口,是桂林的母亲河。漓江享有"百里画廊"的美誉,又是桂林旅游的"黄金水 道"、中国环保的靓丽名片。连日来,记者在桂林市内、漓江沿岸采访,耳闻目睹了50多年来"江作青罗帯,山如碧玉簪"的漓江保护的点点 滴滴。

  邓小平:为发展生产而污染漓江,你们是功不抵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历史背景下,漓江两岸工厂林立,吐着黑烟的烟囱直插云端,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涌漓江。树枯 了,草黄了,花谢了。青山变成了白山,,绿水变成了黑水,秀丽的漓江发出了痛苦的呻吟!

  1973年10月1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到桂林游览。目睹此景,他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文化名城,保 护好桂林山水不受污染,是桂林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论是发展工业也好,搞好城市建设也好,都不要忘了这一点。你们为了发展生产,如果把 漓江污染了,把环境破坏了,是功不抵过!"

  邓小平高瞻远瞩的一席话,不仅让桂林从重发展轻环保的迷局中走出,也推动了从中央到地方综合治理桂林污染、保护漓江环境的联合行 动。国务院为此颁发了《尽快恢复并很好保持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风貌》的决定,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治理漓江提上议事日程,采 取切实措施,尽快把漓江治理好。

  桂林首先开展了壮士断腕般"切断污染源"的举措。在财政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将布局在漓江沿岸、占桂林工业总产值的1/6全部关闭 。1979年和1980年两年里,桂林市政府果断"关、停、并、转、迁"了27家污染严重的工厂,并严令不准在桂林新建污染环境的工厂。 

  漓江,由此又逐渐恢复了碧波荡漾、鱼蟹悠游的胜景。 

  1986年1月,邓小平再到桂林,对漓江的变化感到了由衷的心慰。他在游船上仔细听了时任自治区主席韦纯束和桂林市委书记王仁武关于治理漓江污染的汇报后,特意走出船舱仔细看漓江。

  "这就好了,漓江的水变清了!连水中的石头都看得见了!"这个世纪伟人欣慰地笑了。

  制度环保: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桂林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政策,提升环境保护在漓江和桂林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976年已经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邓小平主持常委会对漓江的治理作出决定,并由国务院下发了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贯彻执 行了中央的指示,一举关停了造纸厂、二电厂、钢厂、纺织厂等20多家有污染的工厂和车间,桂林人开始吃上干净的漓江水。

  为了保护漓江,从1998年起桂林市政府作出了"退二(产业)进三(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杜绝高污染企业进桂林等一系列大动作 。仅2004年,桂林就主动将70多个工业项目、60多个三产项目挡在环保门槛之外,占总投资项目的17%。

  桂林市环保局局长唐诚说:"否决投资项目对桂林市来说肯定是很大的损失,但是桂林市的生态环境更是无价之宝。" 

  唐诚告诉记者,与桂林和漓江有关的每一个项目立项、工程审批、破土动工,都要经过市环保部门、自治区环保局乃至国家环保总局 的严格把关,从制度上确保了漓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能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桂林一方面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则大力解决因喀斯特地形地貌造成漓江沿岸渗水严重,秋冬枯水季节漓江"断航"的难题。

  2007年,国家批准投资24亿元在漓江上游干流及其支流上修建斧子口、小溶江及川江3座水库,把桂林市的防洪能力从现在的不足20年一遇 提高到100年一遇,并保障漓江生态环境用水和漓江旅游环境用水的需要。3座水库建设以桂林市防洪及漓江生态补水为主,结合发电、灌 溉等综合利用,总库容4.985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中,国家补助占60%,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桂林市筹措40%。工程将于今年10月全面动工建设。     

  全民参与:让山水与财富永驻

  漓江的环保得到了桂林市及海内外社会各界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这种支持和维护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沉淀,逐渐绽放出灿烂的 光芒。

  黄坤华--37岁,喝漓江水长大桂林人,自己掏钱买了漓江第一艘义务保洁船,每月花费7000多元雇人给漓江"洗脸";

  骆绍义--70多岁,10多年来一直在漓江边打捞垃圾,逢年过节也很少回家。"我在漓江上生活了这么久,她也是我的家了。我捡垃圾算不了什么,只要漓江干净就好。" 

  杨德明--兴坪杨堤凤尾竹的"守护神",这些迎风摇曳、似少女裙裾的凤尾竹,常常会"惹"得游客在上边刻字。这时他就会上前制止,并告诉对方这些竹子的来历--是上世纪60年代经周恩来总理提议,几十年来当地群众不断地种植,才让凤尾竹摇曳多情的身影,成为漓江两岸独 特的风景。 

  大爱无痕。黄坤华、骆绍义、杨德明……这一个个普通的名字,一件件在他们看来很平凡的小事,却包含了大家对漓江无以言说的爱。

  多年来,漓江不断获得从古稀老人到黄毛稚童的关心和爱护,从校园中的莘莘学子,到军营中的铁血卫士,漓江沿岸处处可见"环保卫士"。 每年,都会有许多市民自发买来鱼苗投放到漓江;看到漓江边有非法挖沙、乱倒垃圾的现象,立刻就有人打电话到环境监督热线举报,或告诉"母亲河生态监护站";数以万计的青少年也行动起来了,他们每年都会在漓江两岸植树造林……

  令人惊喜的是,于山水容颜同驻的还有不断增长城市财富、民间财富。        

  34年前,漓江上仅有5艘木船440个客位,如今漓江上的旅游船已接近300艘,年运送游客能力已超过500万人次;

  21年前,桂林市人口100余万,2006年底大桂林总人口达到499万人,其中超过200万的人口直接依托漓江旅游等产业生活;

  21年前,桂林还只是"东西一座桥、南北一条街",如今,"五桥跨漓江"成为漓江上最美的彩虹。

  34年前,到桂林旅游的境外游客不到1000人次,2006年桂林接待入境游客110.62万人次,海内外游客量超过1300万人次;2008年上半年旅游人次 有646.25万人次,来桂林旅游人均消费为584.50元,比30年前同期高出20多倍。

  34年前,桂林人均年纯收入不过几十元,如今,仅漓江边的大圩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就超过3000元。

  著有《桂林旅游发展史》、《漓江史事遍览》等著作的学者、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陈雄章说:"桂林和漓江环境保护最为宝贵的力量来自民间,当中央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存、发展梦想结合起来,就成为对地方政府的支持、鼓励、教育和鞭策。 桂林用自身发展的历程证明了:山水与发展完全能够并行不悖"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