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23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郑盛丰 庞革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广西柳州市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工业企业曾面临开工不足、库存积压上升、流动资金短缺等困难。但去冬今春以来,柳州的工业企业却开始加大马力,加班加点为中外客户赶订单。

  柳州市工业是如何实现产销逆势上扬的?

  产品创新赢商机

  在危机面前,柳州市的企业冷静分析市场变化,在危机中争抢发展新机遇。

  早在去年7、8月,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根据市场变化,需求旺盛的产品开足马力生产,亏损的产品刹车停产。同时,柳化还抓住国家降低部分化工产品关税和取消部分化工产品关税的契机,加大出口力度,仅去年12月就出口了1万多吨硝铵。2008年,柳化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

  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一举跃上销售65万辆的台阶,在国内微车市场连续3年蝉联第一。“优质、健全的产品体系,是上汽通用五菱取得这一市场地位的首要法宝。”该公司总经理沈阳说。

  柳州特种汽车厂抓住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的机遇,研制出一种比原来的农用车高一个档次的经济型载重汽车,价格比原来的汽车每辆便宜2万多元,很快打开了市场。

  2009年1月,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近3000台。这个数字是2008年第四季度生产低潮时的近10倍!柳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研发出中国最小型的滑移装载机、新型推土机、吊管机等系列新产品。“危机中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要我们去争抢市场。”柳工董事长王晓华说。

  政府扶持创环境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手快、措施实、力度大。”这是众多得到“雪中送炭”的中小企业对柳州市委、市政府的共同评价。面对经济困难,柳州市委、市政府协调金融机构安排30亿元信贷额度扩大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将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年担保费率从1.92%下调到1%;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培训。

  柳州市市长郑俊康介绍,2008年,柳州市财政用于扶持企业发展资金达2.2亿元,新增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资本金8000万元,提供担保16亿元。从去年9月起,柳州还将每月10日定为市长的“企业接待日”,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难题。

  “高强度的技改投入,既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动力,又是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举措。”柳州市委书记陈刚说,去年,柳州完成工业投资158亿元,促进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实现产值1108.4亿元,增长29.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产值增长23.1个百分点;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5大传统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实现产值22.3亿元。

  今年,柳州继续加大对重大科技专项的扶持力度。在去年已安排7000万元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今年市财政还将安排上亿元资金,支持企业的研发中心建设。

  (原载《人民日报》3月22日1版)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木偶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