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2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 信 韦雨妍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4月22日,中国贸促会发布的 《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东亚和东南亚(包含中国香港、澳门地区)是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首选之地,其次才是北美洲、西欧和非洲。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意向有所减弱。然而近年来中国-东盟合作规模仍然不断扩大,合作水平仍然不断提高。2008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仍然不断扩大,截至年底,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接近600亿美元。

  在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框架之下,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大幅度增加。由2004年的1059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025亿美元,提前3年实现双方领导人提出的2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2008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达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

  作为中国对接东盟各国前沿的广西,2008年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为39.9亿美元,增长37%,今年一季度广西与东盟贸易额达10.8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东盟连续10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投资方面,截止2008年底,东盟10国在广西成立的三资企业累计454家,合同外资金额2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9.8亿美元。东盟10国是广西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在所有投资广西的国家或地区中,其合同外资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仅次于香港。其中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是投资中国最大的3个东盟国家。从行业看,东盟在广西投资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所占比例分别为43%、16%和13%。

  据泰国商务部前不久透露,原定于今年4月签署的中国-东盟《投资协议》,因故可能推迟于今年8月在曼谷签署。该协议的签署将会极大地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投资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历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都认为,投资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投资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过程中不断深化发展的。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专家们以全球化的视野,对中国与东盟双方的投资合作现状和前景进行了热烈探讨,使我们对中国与东盟的投资合作有了更新的认识。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领域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投资领域从原先的加工装配和生产小型项目扩大到金融、通讯、旅游、环境、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随着区域内贸易合作的稳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投资合作将会从目前的单向性向双向性发展,走进东盟、投资东盟将成为未来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与东盟进行深度合作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作为中国的周边邻国,东南亚国家利用地缘优势对华投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近年来,东盟国家在华实际投资金额每年都在30亿美元左右,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攀升和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使先行一步的投资企业获益匪浅。

  应该说,进一步推进中国和东盟双方投资合作有利条件很多。中国与东盟地缘上接近,文化相对熟悉,政治关系相对较好,也为相互投资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与东盟的多年合作,东盟大部分国家已经消除了对中国的很多疑虑,相互关系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有利于推进中国与东盟企业的合作。华侨的桥梁作用、积极引进外资措施和优惠政策,也有利于中国与东盟的投资合作。中国和东盟在很多领域有竞争性,但是经济上还是有很大的互补性。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会给投资市场带来一个很大的机会。同时,东盟各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将更加有利于中国企业进入这些国家投资。

  今后双方加强投资合作,需要加强政府在投资领域的宏观调控作用。只有政府的支持和调控才能把投资合作提高到战略层面,才能更多地注重长远利益,尤其是要针对中国-东盟这样一个大市场。

  中国和东盟地区的外汇储备在世界上比较高,目前应该把这个巨额的外汇用在本地区的一些投资上,尤其是把资金尽快投入到已经论证的可行性项目。中国与东盟已经有很多的合作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已经上马,有的需要加大投入。要选择适宜的投资方式,调动中小企业投资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赴东盟投资,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木偶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