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1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覃世默 张扬 黄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兔年元宵节过后,中越边城凭祥的红木市场陆续“开年”,沉寂了10多天的交易又火爆起来。在当地最大的红木家具市场——南山红木文化街,王宝田正忙着与浙江来的客商“讨价还价”。

  “这几个月生意特别好,许多中国内地商人争相来买黄花梨、红酸枝等名贵红木家具,一个月能卖上好几套呢。”王宝田说。

  来自海关的统计显示,2010年凭祥口岸红木进口继续高居全国首位。红火的红木产业,既是凭祥对外贸易发展的见证,也是这个“陆路东盟”重要节点城市开放水平的缩影。

  打好“东盟”牌子 做足“边境”文章

  2月25日,凭祥市浦寨边贸点天源水果交易市场一片繁忙景象:一辆辆满载水果的大卡车进进出出,一箱箱来自越南的西瓜、龙眼、火龙果、香蕉被卸下车,随即又被装上车,运往全国各地……

  作为我国与东盟最大的水果交易市场,凭祥市浦寨水果交易市场一直呈现购销两旺的势头,每天约有200辆载满各类瓜果的货车在此进行交易。2010年,凭祥口岸水果进出口达101.87万吨,占全国水果进出口总量约560万吨的18.19%,继续居全国第一位。

  凭祥是广西沿边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边境城市,拥有两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二类口岸,5个边民互市点。“凭祥优势在‘边’,特色在‘边’;发展潜力在‘东盟’,出路也在‘东盟’。”凭祥市委书记谭丕创说,只有打好“东盟”牌子、做足“边境”文章,凭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在能量,才能更有作为。

  几年来,凭祥投入8亿多元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边境贸易互市点,加快发展口岸经济,深化与东盟合作。目前,凭祥已形成辐射全国和越南等东盟国家的红木家具、五金机电、纺织服装、水果蔬菜等贸易集散中心。其中,凭祥浦寨边贸市场年成交额30多亿元,是东南亚最大的红木家具交易市场和广西边境地区最大的果蔬批发交易市场。在凭祥友谊关口岸,每年,东盟各国与中国的贸易货物有1/10由此经过;每周,7趟国际列车途经凭祥中转后开往越南;每天,成百上千的中国人通过友谊关迈出国门、走向东盟。

  据统计,5年来凭祥市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32.4亿元,对外贸易成交额由2005年的60.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64.5亿元,年均增长34%,其中口岸边境贸易进出口成交额由32.5亿元提高到200亿元,年均增长44%。属地企业进出口成交额由3.6亿美元提高到32.2亿美元,年均增长55%。

  舞动“保税区”龙头 抢占“自贸区”市场

  群山环抱的卡凤盆地,变成了规模宏大的具有保税物流仓储为主和出口加工功能的物流加工区;一条500米长的隧道,穿越大石山的阻隔,直接通向友谊关口岸。

  这里便是中国陆路边境线上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它直接与越南连接,贴边建设,友谊关口岸作业区的卡口就位于零公里我方一侧,真正实现了“贴边发展,互联互通,无缝对接”。

  凭祥市市长廖应灿介绍说,凭祥正以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及陆路东盟南崇经济产业带启动为契机,着力把凭祥打造成为“沿边对外开放的门户,中越跨境合作的平台,连接陆路东盟的通道,南新经济走廊的节点”。

  目前,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即将封关运营,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和国际贸易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先试先行”的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基础工程也已全面启动,一个与越南互通互连、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新“自由贸易区域”将出现在凭祥边境线上。

  随着自贸区的“降税”与综合保税区的“保税”时代到来,以及一个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浮出水面”,更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正涌向凭祥这片热土,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凸显。2010年,凭祥全市各口岸进出口货物约276万吨,进出口车辆约17万辆次,出入境人数超420万人次,继续保持中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陆路口岸地位。同时,引进总投资17亿元的凭祥东盟风情园和凭祥弄怀商贸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在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签下53.21亿元的投资大单。

  “当初,是优惠的边贸政策吸引我来到了凭祥。现在,吸引我的是一个拥有19亿人口、每年接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大市场。”广东籍客商黄浪华说。

  2010年,凭祥对外贸易拿下两项全国第一、八项全区第一。

  陆路东盟崇左看 凭祥放手大胆干

  2月28日,记者在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凭祥友谊红木国际商城暨红木文化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忙着拆除商贸楼的脚手架。现场一名负责人介绍,今年10月红木产业园将正式向国内外商家和游客开放。届时,这个集红木、旅游文化开发、加工、展销、服务配套设施于一体的“中国-东盟红木第一城”,将成为凭祥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又一亮点。

  凭祥,既不是红木原产地,也没有“中国雕刻之乡”浙江、“中国红木雕刻之乡”广东大涌的技术优势,但是这座仅有10万人口的口岸城市,却响亮地打出了“全国最大的红木加工展销集散地”的品牌。

  以“敢争第一、敢为人先、敢于负责”的“三敢”精神为动力,凭祥正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将东盟10国文化与凭祥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边关文化有机融合,打造边关特色文化名城;建设卡凤新区、红木文化城及物流园区等8大综合改革试验区,争取到2020年在全区率先建成广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友谊关景区”为轴心、以“东盟风情园”和“大连城景区”为两翼,着力构建跨境旅游大通道;今年开工建设总投资将近30亿元的中国-东盟(凭祥)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打造农副产品物流航母。

  “思想大解放、思路大开拓、谋划大手笔、探索大创新、促进大发展”。2010年,凭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成交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同比增长13.5%、22.4%、47.4%、28.7%,排在崇左各县(市、区)前列。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