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0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王万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贺州,“GDP”向“GNH”鞠了个躬。

  30年前,中国开始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GDP(国内生产总值)一时成为衡量经济发展快慢的硬指标。然而,当人们过多地把目光聚焦在“GDP”上时,社会矛盾开始凸显,贫富差距拉大,不公现象时有发生。于是人们的眼光往“GNH”(国民幸福指数)转移。这位经常性站在“GDP”背后的“非主角”,开始受到尊贵待遇,被请到舞台中央。

  有人说,更多地关注“GNH”是“有钱”地区的事,“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核心还应该是“GDP”。但,今年在贺州,“GNH”的地位却令人惊喜地被放到了各项工作的核心。

  让“GDP”服务于“GNH”

  “富了不等于福啊!”去年底,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句发自肺腑的话,成了新华社、半月谈等20多家中央媒体评论的热点。在“十一五”末“十二五”初,贺州市四家班子领导达成共识:发挥后发优势,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幸福贺州”。

  共识的导向很明确,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生活,“GDP”必须服务于“GNH”。

  这个共识,是贺州从深刻的发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以往贺州是“GDP”至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理念曾一度占据上风。结果是,拿“青山绿水换了砖头”。

  30年前,位于贺州市的平桂矿务局,曾是中国三大精锡产地之一,但由于走“靠山吃山”路子,随着锡矿资源迅速枯竭,区域经济昙花一现后轰然倒地。

  10年前,贺州有一家在国内名列前茅的纸浆厂,但由于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如今,规模迅速缩小,发展遭遇瓶颈。

  崇尚“GDP”,“GDP”偏就强不起来,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教训令人明智。

  彭晓春表示:“要打造‘幸福贺州’,不能唯GDP论,必须施行‘绿色新政’,走低碳、循环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为此,“十一五”末到“十二五”初,该市拿出了一个以“绿色经济”为主流理念的规划蓝图。

  ——建设广西新兴工业城市,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长远发展潜力的外向型、绿色低碳型、科技创新型产业。

  ——建设华南生态旅游名城,把贺州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养身休闲、历史考古、民俗考察、人文考究、文化交流、艺术采风于一体的华南生态旅游名城。

  ——建设全国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以建设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为载体,高标准高起点布局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并分步实现企业小循环、园区和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发展目标,最终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这一蓝图的特点是: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幸福感,“GDP”服务于“GNH”。

  贺州这样规划,也这样做。

  不久前,广东一家投资3亿元的高污染、高耗能化工厂想要落地贺州。该企业老板暗示当地领导:“这个企业对提高GDP贡献快。”但是,该企业落地的请求被贺州婉拒。

  贺州拒绝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但对新型工业却重视有加,桂东电子、吉光电子等高科技新兴电子工业先后落户。

  同时,贺州还采取“画圆”的方法,让产业循环起来,以降低污染程度。换句话说是,“不仅仅要经济效益,更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效应”。

  贺州把打造“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作为“天字号”工程。上半年,这个项目月均投资额高达1.6亿元。在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内,华润水泥(富川)有限公司、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3家企业相互协作:水泥厂向电厂、啤酒厂提供建设用水泥、废矿渣石,并向电厂提供脱硫用石灰石粉,电厂向水泥厂供电、向啤酒厂供汽;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炉渣、石膏以及啤酒厂产生的废硅藻土等废弃物,全部由水泥厂消纳,啤酒厂产生的废水由电厂回收利用;电厂、啤酒厂产生的工业、生活垃圾由水泥厂全部综合利用。此外,3家企业还实行办公、生产服务设施共用,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投入,减少土地占用,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

  该示范区管委会一位副主任说:“示范区每年产生循环经济效益近两亿元,建设期可节省建安费用8668万元,节约土地超过1050亩。”

  目前,贺州还采用“画圆”的方法,逐渐形成电子铝光箔产业链、稀土产业链、钨钛产业链、大理石产业链、林浆纸产业链等。

  由“GNH”主考“GDP”

  “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贺州市委认为,“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是要过上‘幸福的生活’。”

  今年初,贺州出台新策,以社会管理创新为载体,构建以“GNH”为主考官的社会管理机制,推动“幸福贺州”建设。“新策”的核心内容有三点: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考核时不仅看GDP和增速,更看城乡居民区的宜居程度、就业率、人均收入水平、资源利用效率、科技创新成果、市场秩序、治安状况、民族团结等方面情况。

  ——始终坚持群众满意的评价导向。以群众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基本准则,并检验工作质量。

  ——坚持面向民生的工作导向。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每年都为群众办成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有关专家解读说:这一“新策”,使“GNH”主考“GDP”成了具体可行的政策。

  “新策”促成了新局面。

  先说社会保障惠民工程吧!92岁的五保老人肖子林,晚年生活曾一度“凄凉”,现在住进了五保村,生活有了保障,空闲了还哼唱几句桂剧,常说:“千好万好还是共产党好啊。”今年上半年,贺州市积极组织做好五保村项目建设,确保76个五保村建设任务按时按质完成。

  暴雨侵袭,房倒屋塌,没钱重建,何等困境!去年8月,八步区信都镇唐友贤的房子被暴雨冲倒了。他四处借钱重建房屋。今年,贺州不会再有人像他一样陷入同样困境了,因为,房子投保了!今年上半年,贺州为全市约45.6万农户的房屋统一投了保。

  低保老人,收入微薄,若遇意外,何方求助贺州市委、市政府也为他们考虑好了后路,为20.231万名城乡低收入人群,每人出资15元,资助他们参加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

  房价暴涨,买房难,老百姓“脾气大”。今年,贺州市将建保障性住房8725套,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

  今年初,贺州市委、市政府拟定21项重点工作,100%是民心工程。上半年,市里已对此项活动开展专项督查6次,通报批评单位63个,涉及人员67人,在干部职工中引起震动和警示。

  如何多听老百姓的意见贺州进行了一些开拓性的探索,如,创新开展信访代理制,在全市各乡镇(街道)、村设立了信访代理室、代理站等,下移信访工作重心,消除矛盾隐患。又如,关注网络舆情,开设了网上“书记市长留言板”,直接倾听群众心声,并帮助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经常深入基层的贺州市市长白希,对老百姓网上提出的问题耳熟能详。“灵峰山下臭水沟,人民医院冒黑烟。开车出门路颠簸,上班先过收费站。”白希说,“网民反映的这些情况,我时时都记在心里,也急着尽快全部解决,但事情得一步一步来。目前,已经着手解决了一些,如人民医院的黑烟不冒了,平桂管理区的收费站也拆移了,最终都会解决好并让群众满意的。让老百姓幸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