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桂林市圆满完成县区换届选举工作。桂林市委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突出重品德、重实绩、重公认、重基层的用人导向,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力度,让一批优秀基层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县区换届:从基层提拔干部
今年县区换届中,该市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用干部的重要条件,把基层工作经验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内容,把基层工作实绩作为衡量优劣的重要标尺。提拔的73名担任县区四家班子副职领导干部,有58名干部具有乡镇、街道、企业等一线担任领导的工作经历,占79%;有49名干部担任过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占68%。同时,跨县区交流干部75名,跨市交流干部2名,市直部门干部交流至县区领导班子任职9名、兼职11名。
“今年县区换届,是桂林市历次换届中最顺利的一次,实现了‘阳光换届、公道换届、和谐换届’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基层选拔了一批实际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善于处理复杂矛盾的干部。”桂林市委组织部一名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介绍说,桂林市下辖12县5城区,133个乡镇,是我区下辖县(区)最多的地级市,还是广西军转干部接收安置任务最为繁重的市之一。相对而言,干部正常的进、退、流、转面临着巨大压力,大量基层干部的成长空间较小。为此,市委在此次县区换届中着重解决这个问题。
据悉,此次县区换届是桂林地市合并以来提拔人数最多的一次。倾斜基层一线的做法,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从基层来,到基层去,重视基层的导向有利于基层干部健康成长。”
乡镇干部:一线培养能力 一线选拔干部
“重视基层,倾斜一线,既是党中央和中组部的要求,也是桂林市形势所迫。”该市组织部门负责人介绍说,由于所辖县较多,发展县域经济就尤显得重要,这客观上需要一大批有基层工作经验、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善于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干部。
近年来,桂林市积极探索基层干部培养方式,安排大批年轻干部沉下基层当“拓荒牛”。近3年来,先后安排了100多名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历练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选派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重大项目一线、经济建设一线、招商引资一线、信访接待一线、征地拆迁一线培养锻炼,形成了“能力在基层一线培养”的鲜明导向。
为了从体制机制上确保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基层干部脱颖而出,该市建立和完善了选拔优秀村干部担任乡镇党政领导职务的方式,注重从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选拔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在今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全市133个乡镇的党政“一把手”均具有2年以上的乡镇基层工作经历。
此外,该市加大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让更多基层一线的干部“有为又有位”。2008年,在面向全市公开选拔14位副处级领导干部中,有9位是乡镇党委书记;2009年及2010年,在公选工作中,共面向基层公开选拔、选聘了202名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充实到公务员队伍。而在2010年的县(区)领导班子调整中,共有47人从正科提拔到副处级岗位,其中绝大部分是乡镇党委书记;有36名干部从县(区)交流到市直部门工作,逐步树立了“干部从基层一线选拔”的用人导向。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一季度桂林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5.83亿元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一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5.83亿元,预计增加值增长6.5%,高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详细】
桂林市今年20大重中之重项目确定
市委办、市政府办近日印发《桂林市2015年市领导跟踪服务推进的重中之重项目(事项)工作方案》,正式确定我市今年20大重中之重项目,其中,备受关注的漓江桥改造位列其中 【详细】
是什么让桂林市的砂糖桔这么火爆?
如果你要问这两年桂林什么农产品卖得最火,那么砂糖桔肯定算得上一个。我市自2001年引进砂糖桔种植,近几年来由于砂糖桔市场行情好,我市砂糖桔收购价格连年上涨,收购价格从最初的一块多钱一斤,涨到6块钱一斤;种植面积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据我市水果办提供的统计 【详细】
桂林市启动实施“1020”创新驱动计划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全市科技工作将继续全面落实大研发战略,通过整合全社会科技研发资源,启动实施“1020”创新驱动计划,为我市在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技 【详细】
桂林市扎实推进农补惠民工程 惠农政策助农增收
2014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同比增长超过12%。数字的背后是我市认真抓好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各级政府全面落实兑现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粮食作物良种补贴等农补惠民工程,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