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还首次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十八大召开前,广西社会科学院和美国佛蒙特大学的专家、教授联合对广西珍珠产业进行调研,报告结论和建议引起自治区领导重视。自治区党委政府已经形成新认识:南珠是广西的名片,是一种海洋生态良好的标志,也是一个农民致富的产业,一定要保护好、发展好。
广西重振南珠产业,正当其时。让我们站在新的时空节点,重新审视一番南珠,探寻再创辉煌之路。
“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美名远扬的南珠,原产地就在中国南疆广西。上世纪后期,广西一度成为海水珍珠之王——无论全国还是全球,无论养殖、加工还是销售。
进入本世纪之后,由于海洋环境和产业布局等原因,南珠养殖重心悄然东移,同傍一湾碧海的广东湛江成了后起之秀。好在加工、销售优势犹在,北海仍然保持中国海水珍珠最大集散地的“龙头”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前所未有地突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在业界激起“重振南珠”的热议。
1 危机——珠乡珠少了
北部湾是我国惟一养殖海水珍珠的海域,“南珠”以其凝重结实、浑圆莹润、光泽绮丽、形态优美而美名远扬。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珠还合浦”,更使合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海水珍珠的“圣地”。
在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速发展后,本世纪南珠养殖在广西持续萎缩,家庭式养殖逐渐消失,转入大公司主导的阶段。目前,北海市南珠年产量不足历史顶峰期1/10,防城港市之“珍珠湾”养珠数量和质量也在下降。
2 商机——二三产称霸
好在“南珠”名在广西,“实”仍在广西。北海作为中国最大海水珍珠集散地的地位没有改变,中国南珠城、南珠宫等批发及零售市场初具规模,珍珠产品年销售额近10亿元。
广西北部湾地区现有珍珠综合加工利用企业18家,产品包括药品、食品、化妆品和工艺品等。广西以珍珠贝为原料开发生产的系列副产品年产值3亿多元,占全国海水珍珠综合开发利用产值90%以上。广西建有国家级“珍珠及珍珠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珍珠及其系列副产品销售初步形成网络。
一个经营国内珍珠贸易的外地老板说:“北海这南珠之乡就是神奇,各地产的珍珠运到这里,都能卖出去!”
唯一获得“合浦南珠”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的北海一珠宝公司负责人谈起卖珠特别轻松:“我们自产的珍珠根本不愁卖,香港珠宝商老盯着要货呢!”这家公司借“合浦南珠”的名声,已将经营业务拓展到钻石、黄金、玉石、水晶等领域,同时逐步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分店。
北海市另一集海水珍珠养殖、海洋生物制品研发及生产、加工、贸易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由于在营盘镇的传统海域无法再养殖珍珠,正在涠洲岛附近海域另辟新基地养珠,同时计划在印尼、菲律宾等国家投资、合资建设珍珠养殖基地,确保加工所需珍珠原材料的供给。
十八大已经确定,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继房地产、汽车、电子产品之后,近来年销售增长率超过15%的珠宝被称为“第四消费热点”,珍珠饰品及美容品、保健品、药品的市场需求和消费潜力十分巨大。专家认为,如果广西的南珠赶在东盟邻近国家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大规模产生前打响品牌,在这一区域更是商机无限。
3 契机——看“他水之珠”
在世界上,人工养殖海水珍珠仅有百年历史,1903年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湾,1916年兴于日本,此后日本长期占据全球珍珠养殖业(包括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领先地位。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超密度养殖、环境污染等原因,珍珠养殖场接连发生病害,日本养珠业开始衰退。目前乃至未来,全球珍珠主产区分属澳大利亚、中国(淡水珍珠为主)、波利尼西亚(法属)、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等国,其它一些热带和亚热带滨海国家也在积极发展珍珠产业,争取“分一杯羹”。
日本尽管珍珠养殖风光不再,不过其加工和设计技术仍然引领潮流,主导着全球珍珠产业的高端市场,保持全球最大珍珠贸易中心地位。大量外来珠在日本加工甚至只是简单分类,贴上日本标签便身价倍增。澳大利亚、波利尼西亚(法属)虽是海水珍珠主产区,美国佛蒙特大学来广西调研的教授认为,这两国珍珠副产品(美容、保健)生产加工比较薄弱,其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不如北海市。
专家认为,这些情况给广西的提示是:“振兴南珠”,重点不在于提高养殖产量,而在于想办法把环北部湾地区生产的珍珠都聚集到北海来,加工升值,内外销售。
中国淡水珍珠产量占据全球90%,浙江诸暨已经成为中国淡水珍珠养殖、加工、贸易中心。目前,诸暨以规模庞大的珍珠产业园区、国际珍珠节等为依托,正雄心勃勃朝着世界珠宝交易中心迈进。专家十分看好占尽天时地利的北海,认为这座“珠城”凭借天然条件和传统优势,完全可以建设成为中国海水珍珠加工、贸易中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贺巴高速这两段路将于2021年7月1日通车试运营
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批准,S30贺巴高速公路都安澄江至大化百马段、大化羌圩至巴马段于2021年7月1日通车试运营,现公告如下: 【详细】
南宁新增“良庆百香果”地理标志商标
6月24日,记者从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良庆百香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南宁市第9件地理标志商标。 【详细】
崇左市优秀人才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崇左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 【详细】
红色游火爆,端午假期广西接待游客超1242万人次
假期里,合浦县海丝文化遗址公园内的硫华菊绽放,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林启波摄 6月14日,龙胜马堤乡里市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姑娘节”,苗族同胞开展背媳妇等民俗活动。 吴生斌 张水秀摄 假期里,在 【详细】
西江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释放生态红利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命河田园风光(2016年6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新华社南宁6月10日电 在广西柳江畔的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业污水经过一道道工序处理,最后变得清澈。 公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