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才引才”。广西医科大学“转换医学”八桂学者团队,聘请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王洲教授加盟。2012年,王洲通过广西申报入选国家“**计划”;玉柴集团八桂学者卓斌教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企业与上海交大机械动力学院的科研联合攻关,助推企业的“节能环保型柴油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月27日,记者从我区组织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区以实施八桂学者特聘专家等制度为载体,强化人才服务质量,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人才集聚“候鸟效应”,取得显着成效。
八桂学者、特聘专家,是我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龙头工程。目前,我区已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了两批专家学者共107名。他们拥有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是其团队多年的创新结晶,带来的技术将为北部湾乃至全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一批“新种子”、“好苗子”……而高端人才的智力优势开始逐步显现,成为广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成为凝聚广西力量、助推沿海发展新一极的“香饽饽”。
据了解,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制度的实施,增强了我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承载力。制度的实施在区内外产生巨大影响,吸引了一批海内外有识之士到来。首批专家学者中,既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海外高校或企业的高端人才,也有来自中科院、清华、上海交大等国内知名院校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特别是我区全职引进了国家“杰青”、国家“**计划”、“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等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
高端人才的加盟,提升了我区重点优势领域科研水平,推动了重点产业的创新发展和科研创新平台创建的提升。广西科学院聘请清华大学林章凛教授担任“分子酶工程”八桂学者后,由他率领的生物信息学团队,创新了“酶分子改造半理性设计法”应用于海藻糖合成酶改造,成果荣获2012年度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而据统计,在该年度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中的7项自然科学二等奖中,有两项是由首批八桂学者担纲领衔。柳州欧维姆公司特聘专家朱万旭,主持完成了大型拉索体系疲劳性能等系列测试,帮助公司预应力产品中标铜陵长江大桥、国家天文台等建安工程,合同总金额超亿元。华锡集团八桂学者牵头的广西锡多金属矿物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广西蚕科院八桂学者参与申报的亚热带蚕桑育种与种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在重点支持领军人才的同时,我区十分注重选优配强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对本土人才的带动培养作用,使其引领中青年科研骨干健康成长。广西首批专家学者领军的团队,吸纳了480多位本土中青年科研骨干参与研究,为广西培养了一支科研生力军。其中,广西科学院在八桂学者带动下,2012年成功培养出广西近15年来首位承担国家“86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广西师范大学八桂学者陈振锋作为学术带头人,率领“天然活性物质发现、结构改造与功能”创新团队,成功申报2012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成为全区目前仅有的两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之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甘肃将打造“重量级”农业科技创新区
为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部支持下,甘肃省将在丝绸之路甘肃段沿线,打造一个“重量级”的农业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区。 【详细】
“构筑县域经济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镇江深入科研院所、企业、乡村、农户考察,发表了重要谈话。结合学习总书记重要谈话涉及县域经济、基层科技创新的指示精神,总结分析近期进行的专题研究以及在常熟、海安和铜山三地调研所获,就进一步加强全省“构建县域经济 【详细】
首府科技创新收获丰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居全区前茅;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467项,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跃居全区第一;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稳居全区第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近日,记者获悉,南宁市去年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秀 【详细】
林业科技创新给绿色广西增色添彩 全年申请专利80件
不少外地人来到广西,第一感觉是广西很绿,第二感觉是广西的树木花草长得很好。林业专家给记者点出其中奥妙:这是良种良法在植树造林中广泛推广、科技创新在“绿满八桂”中开花结果之功 【详细】
科技创新助力岩滩公司创辉煌
2014年,大唐岩滩水电公司(下称“岩滩公司”)取得6项专利,其中一项为发明专利,打破了大唐广西分公司无发明专利的尴尬;岩滩公司《水电站库容曲线测验复核技术研究与应用》,经全体专家评审通过,获得集团公司2014年科技成果二等奖;截至11月30日,岩滩公司实现年水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