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只有465人,因为种植砂糖橘,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4月6日,金秀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古范村党支书蒋院笑眯眯地算了一笔账,去年挂果150亩至160亩,每亩产果5000公斤,市场行情格外好,平均每斤市场价不低于3元,全村砂糖橘一共卖了500万元左右。
“我是被动发财啊,得感谢村里砂糖橘种植合作社!”一旁的村民覃庆明接过话头说,去年村里成立了水果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在种植、管护特别是销售上为大伙把好了脉,所以赚钱就轻松了。
在武宣县桐岭镇的高效农业示范带云耳种植基地,由原来的一个老板发展成4个股东,辐射带动周边30多户群众,种植面积达到250多亩。近日,该基地理事长陈利新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他们的合作社分为两种,既有入股的形式,也有签订销售合同,提供技术带动群众致富的形式。
“类似的合作社在来宾各县市分布较广,除甘蔗品种外,80%以上的农户种植水果、蔬菜、桑蚕和茶叶。”来宾市农业局局长潘启勇介绍,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登记各类专业农业合作社466个,成员总数3.8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2%;辐射带动13.58万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27.9%,合作社逐渐成为来宾市农村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田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33个
近年来,田林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通过政府引导、示范带动、项目推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详细】
[港南区]专业合作社“给力” 农民增收有保障
贵港市港南区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工商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05个,带动5.4万农户实现增收致富。2014年,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733元,比上年增长11.7% 【详细】
扶绥县新宁镇合作社引领“甜蜜”新生活
“今年种甘蔗不用我劳心劳力,合作社全用机器统一栽种。”对扶绥县新宁镇充禾村茶柳屯村民黄西保来讲,今年的春耕与往年大不相同。 【详细】
余建龙:组建合作社走出一条农业生产机械化经营新路
时下,春耕在即,蒙山县新圩镇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该镇建龙农机合作社的农机在田野里翻耕起垄,忙得不可开交。“我几乎全年都在各地奔走,去年冬天从广东割完稻谷回来,现在刚好又可以在年前帮助镇上的村民耕整田地,每亩收费200元,开春两个月估计有15万元收入。”蒙山 【详细】
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向联合是必然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至今已8年有余。据农业部经管总站专业合作处统计,目前在全国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已达100多万家。现在,农民合作社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开展规模经营的重要组织载体,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主体。随着农民合作社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