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1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李新雄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这次‘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对于广西环保系统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如果抓住了这次机遇,农村环境治理将会有跨越式发展。环保部门必须牢牢把握,以实施‘一保两制三清理一机制’为突破口,全力参与和指导、推动‘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行动,扎实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着力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5月3日,在全区环保系统“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动员誓师大会上,自治区环保厅檀庆瑞厅长明确了环保部门在此次大行动中的职责。

  当前我区农村环境问题突出,生活垃圾一年产生500多万吨,生活污水一年排放4.4亿吨,畜禽养殖一年排放废弃物(主要是废水)6亿吨,还有土壤污染面积达600平方公里,而对上述污染的处理能力还达不到总量的20%。面对严峻形势,根据“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要求,自治区环保厅紧扣“清洁水源”专项行动,细化了清洁水源的重点任务,即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污染水体清淤治理、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源整治为切入点,做好农村水文章。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组织开展全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规模化养殖污染源排查,取缔对饮用水水源地有污染隐患的各类排污口、工业危险废弃物堆场以及水产养殖等污染源;建设饮用水源污染防治设施和水源地保护标识牌,对具有饮用水功能的水井、泉眼等水源地设置围栏及掩蔽防护设施,完善水源地周围排水沟,防止地表径流进入水源。

  全面清理污染水体。对乡村小溪流、池塘、沟渠等堆积和水面漂浮的生活垃圾、池塘污泥和村庄内的畜禽粪堆进行彻底清理,净化池塘,疏通排水,对公共池塘进行生态景观设计和改造,因地制宜种植各种水生植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加快建设乡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在自治区规划安排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区域,按照乡镇整体推进的要求,加快示范乡村全覆盖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或镇)处理”垃圾处理模式。

  科学治理村庄生活污水。在自治区规划安排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区域,按照乡镇整体推进的要求,选择人口较多、基础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庄,因地制宜地选择治理技术、实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

  着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依据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畜禽养殖区域和养殖规模,统一规划建设养殖小区,实行粪污集中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家庭畜禽散养粪便、污水应进入沼气池处理,改变村庄畜禽粪便乱堆、污水横流、臭气刺鼻状况。

  彻底关停、淘汰污染严重小企业。开展农村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执法行动,对农村地区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小皮革、小冶炼、小化工等小企业,采取坚决措施予以关停、取缔。

  建立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各地落实乡镇环保管理机构、人员和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经费,制定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探索环保设施第三方运维模式,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发挥效益,巩固活动成果。

  加强服务和培训、指导。分层次、分区域开展一系列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各级环保部门对农村环保技术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建环保专家技术服务队伍,深入各地农村指导活动开展,帮助解决农村环境保护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筛选、引进、推广适合我区农村特点的环保实用技术,不断提升污染治理水平。

  到2013年底,“清洁水源”专项行动争取达到乡村污染水体清理整治基本完成,垃圾围河堵塘、村庄污水横流、养殖粪污乱排乱放状况初步改变,完成500个村庄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并投入运行,实现村庄垃圾清运处理率达100%、污水收集处理率达60%以上。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