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覃 理 通讯员 黄程桂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入水口处,浑浊发臭的污水不断汇集;排放口,流出的却是汩汩清流。微风吹过,各种水生植物随风摇曳,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仿佛走进一座“生态公园”。这就是位于百色市右江区永乐乡华润希望小镇的“有机污水处理厂”——人工生态湿地。

  从2009年开始,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华润希望小镇就开始筹建处理生活污水的人工生态湿地。截至目前,小镇一共建立了3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

  记者来到其中一个生态湿地,保洁员李洪金开始介绍:“长得有点像水稻的植物叫菖蒲,俗称水剑;叶子较大的叫滴水观音。这两种植物的共同特点是根系比较发达,可以大量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

  小镇居民委员会主任李钊说,每个人工生态湿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造价约30万元。人工生态湿地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地势落差,将农户生活污水经管网统一排放到处理池,经过酸化预处理后依次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水中的营养物质被植物根系吸收,杂质则被砂石过滤。经过进一步净化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用于灌溉农田,每个生态湿地每天能净化大约30立方米的污水。

  村民黄积帮说:“以前村中到处都是污水横流,苍蝇漫飞。有了人工生态湿地这个‘有机污水处理厂’,不仅环境变美了,我们农民的环保意识也大大提高了。”

  “城市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厂,但农村污水排放分散、量小、间歇,常规的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大、能耗高、运行费用高,农民很难承受。人工生态湿地解决了这个大难题!”永乐乡乡长李波感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