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6日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农彩云梁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白头叶猴,一种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少的世界珍稀动物,它们就生活在崇左,崇左是世界珍稀动物白头叶猴的乐园……”今年6月,在崇左市于香港举行的南崇经济产业带(香港)推介会暨项目签约活动上,提及崇左生态环境之好,崇左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克向嘉宾们形象地介绍道。

  崇左市生态环境之好与崇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建市十年来,崇左市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为着力点,不断探索实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找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崇左”,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崇左”。

  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被誉为“中国糖都”和“中国锰都”的崇左市,也获得了“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的称号。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出全国减排新亮点

  崇左的资源优势,决定了糖业、锰业是崇左重点培育、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传统的制糖、锰加工业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崇左是一个新兴城市,要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路子!

  建市之初,崇左就把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战略来抓。在国家把污染物减排作为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内容之际,崇左更是全力实施污染物减排,以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崇左市环保局局长韦家杰介绍,针对崇左作为全国产糖第一大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在广西14个地级市中排第三位,减排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环保部门当好污染减排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围绕“管住总量、削减存量、控制增量”的工作思路,“治污工程、结构优化、环境监管”三管齐下,实施污染物减排。

  环保部门引导制糖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通过引进真空无滤布吸滤机、新型喷射冷凝器等先进设备,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使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率在95%以上,大幅减少了废水排放量,并结合末端处理系统,使制糖外排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

  崇左市由此成为广西制糖行业治理最早、成效最为显著的地级市,创出全区减排工作的新亮点,获得了国家环保部的高度评价。2009年6月,中国糖协在哈尔滨召开全国制糖企业技改工作会议,肯定崇左市制糖业污染治理工作和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倡导全国制糖企业学习推广崇左市制糖业污染治理的经验和做法。

  环保部门还对淀粉、酒精、化工等重点行业和生活污染源进行了综合整治。通过推进制糖企业燃煤锅炉技术改造,利用蔗渣替代燃料煤,大幅减少了非火电行业二氧化硫的排放。同时,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污染物减排的突破口,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和达标无望、工艺落后、产能低下的企业。2003年以来,全市共淘汰和关闭5家水泥、酒精企业,减少了二氧化硫排放。

  在环保部门指导、督办下,各县(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均于2010年6月30日前全部投入运行,为崇左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提供了保障。

  对涉锰行业,环保部门在督促企业加强环保治理的同时,组织涉锰企业赴“锰三角”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多次聘请环保部专家为崇左涉锰行业“会诊把脉”。经整治,崇左市14家铁合金和4家金属锰企业获得行业准入,全市所有铁合金企业环境问题整治基本完成。在国家发改委行业准入公告中,崇左市铁合金企业通过率居全区第一,并作为成功典范在全区环保工作会议上介绍。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50个减排工程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亿余元,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目前,“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也在扎实推进中。

  让群众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

  污染物减排,事关科学发展,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建市10年来,崇左将环境治理与保障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让群众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

  细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也是危及人们健康的空气污染物。近年来,一些大城市出现长时间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把PM2.5纳入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指标势在必行。对此,崇左市环保部门积极谋划,在2012年争取到了建设PM2.5监测站的前期经费,为崇左市今后控制PM2.5打下了良好基础。

  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是保证群众喝上干净水的前提。环保部门对分布在左江沿岸的制糖、酒精、淀粉等行业以及下雷河沿岸的锰铁合金企业进行严密排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避免发生污染事件。

  市政府牵头,市环保局、发改委、工信委、监察局、安监局、司法局、工商局、供电局密切配合,连续7年开展了保障群众健康环保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对46个环境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

  针对重金属和危险废物隐形污染饮用水,表面看不出来,不容易发现的特点,环保部门加强检查和监测。目前,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涉重企业污染物管理档案和台账完善,得到了自治区环保厅的好评。

  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崇左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部分区域环境明显改善。根据2012年监测数据,全市地表水10个监测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到优良级别;主要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符合自治区政府有关规定要求;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符合标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达100%、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6天,超过自治区下达全年优良天数347天的目标任务;环境噪声质量控制在标准内,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的趋势基本控制。

  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老百姓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期待就是如此直接! 而崇左市环保部门,也交上了一份成功的“答卷”!

  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崇左”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建市以来,崇左就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创建生态县、乡、村和创建绿色机关、学校、工厂为载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崇左”。

  《崇左生态市建设规划(2010—2020年)》编制实施,从而使崇左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有目标,实施有内容,推进有载体。

  近几年来,崇左市生态创建工作一直走在全区前列。2008年,江州区、大新县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区)”称号,大新县硕龙镇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2011年,大新县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称号,江州区新和镇荣获“自治区生态镇”称号。2012年,全市有109个行政村获得市级生态村称号,11个行政村获得自治区级生态村称号,扶绥县新宁镇获得全区唯一一个自治区级生态镇称号。

  2010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特色魅力城市高层论坛上,联合国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会、中国城市建设发展促进会等七大主办机构向崇左市授予了“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称号。

  崇左的生态建设还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崇左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野生动物保护等,使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不断恢复。

  由于崇左生态环境的改善,白头叶猴,这一生活在崇左喀斯特地区,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少的世界珍稀动物,数量从1996年不足100只增加到现在已经超过800只。

  2012年1月,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左,成为世界珍稀动物白头叶猴的乐园!崇左在呵护好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的同时,也是在保护好人类自己的家园。

  2009年,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到崇左考察调研时赞道:这是生态保护上的奇迹!

  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让崇左的山更青、水更秀、空气更清新!建设“美丽崇左”,是崇左市继续努力的方向,也是全市人民的期待!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