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佐军 韦鹤群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来宾新城从一片甘蔗地上崛起,屹立在美丽的红水河畔。 覃 刚/摄

 

  

  2013年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的陪同下到来宾市调研。

 

  

  自治区主席陈武到广西华佳公司考察来宾市丝绸产业发展状况,来宾市委书记李志刚、来宾市市长杨和荣陪同考察。

 

  

  来宾市警务机制改革惠及城乡群众。

 

  

  生态建设让金秀美丽家园更美丽。

 

  

  桑蚕产业正在成为来宾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图为缫丝车间的工作人员在认真查看生产情况。

 

  

  作为来宾市的传统支柱产业——火电,近年来通过改造升级由高排放走向低排放。

 

  

  来宾市城北新区一角

 

  

  ▲来宾市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农业机械化水平居全区前列。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金秀叫响野生茶品牌,做强茶叶产业。图为金秀瑶族群众采茶忙。

 

  

  来宾市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图为群众抛绣球。

 

  

  来宾市率先实现乡村少年宫全覆盖。

 

  

  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来宾市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之路,今年乡村旅游为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贡献了将近60元。图为油葵种植基地。

 

  

  今年初,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走进来宾市,图为演出现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2013年12月28日,来宾市迎来建市11周年的喜庆日子。抚今追昔,红水河畔的来宾市正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变成了一座初具规模、有一定影响力的桂中新城。

  11年间,来宾城北新区从一片甘蔗地上崛起,城市面积扩大一倍,经济总量更是翻了两番,成功跨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基层党建、城区警务改革等工作品牌在全国、全区打响,许多“来宾经验”得到推广。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针对“高排放、高能耗”产业现状,来宾市打出科学发展“组合拳”:发展10大新兴产业,实施工业“四大会战”等,全力以赴“调结构、转方式”,走新型工业之路,抗击经济下行压力。

  “来宾市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四次全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主要领导视察来宾时的讲话精神,把‘大兴产业,完善提升,聚集人气,控制规模’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发展方针。”来宾市委书记李志刚说,对于新建城市的发展,要做“谋当前利长远”之事,发展经济但不唯GDP;要有“成功不必在我”的理念,充分发挥广大干群的“拓荒牛”精神,不断改进和完善发展的机制和体制,从来宾实际出发,走一条调整型、追赶型、特色型和绿色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大会战”调结构 紧抓机遇壮工业

  2013年,来宾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左右,相比2002年的114.7亿元增长近4倍。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35.1%提高到近50%,形成了以电力、冶金、制糖及综合利用为支柱产业,铝业、浆纸、茧丝等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市工业区、武宣工业区、合山产业转型工业区、象州石龙工业区获自治区A类产业园认证,园区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市工业区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形成了“一区四园五带”的工业布局。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糖业循环经济体系,在全区首创“热电联产”模式,成为广西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的典范。

  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单一到多元发展的转变,铝业、农林产品深加工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建材、石材、制药等特色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桑蚕深加工、修造船、汽车配件等新兴产业填补了产业发展的空白,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而在建市之初,来宾市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地区。为加快发展步伐,几届市委、市政府确立并始终坚持工业核心发展战略,实现了工业增加值超过农业增加值的重大突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第一力量,来宾正式跨入工业城市行列,朝着“广西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的目标阔步前进。

  针对今年来的经济下行压力,来宾市委、市政府分析了工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实施工业发展“四大会战”,即新兴产业发展大会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会战、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大会战和工业项目建设大会战,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实施工业发展“四大会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工业发展“四大会战”,来宾市的项目建设取得良好成绩,除工业园区配套和既定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外,传统产业升级方面已经成效初显,糖业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备循环产业链,今年“丹宝利”二期投产、华美纸业二期投产,说明“甘蔗-制糖-糖蜜-酵母-有机肥”和“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等糖业循环链更趋完善,而“休闲食品产业规划”的出台及冰糖、糖果等企业的落户则预示着蔗糖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广西铁合金投资50亿元的升级改造项目、集中供热项目等则预示着电力和冶炼行业的循环产业链条亦逐步完善,并将在未来产生良好经济效益。

  数据可以佐证“四大会战”的显著成效:工业完成投资150亿元,增长11.1%,其中,新兴产业完成投资62亿元,增长21%。新竣工重大项目28个,总投资35亿元,年产值45亿元。新开工项目44个,总投资77.5亿元,建成后预计将新增年产能101亿元左右。投入11.2亿元,推进工业园区基础建设。铝电结合取得重大突破,铝产业链重现生机。推行“热电联产”,初步形成年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集中供热循环经济产业带。

  来宾虽然地处桂中,交通便利,区域优势良好,但10多年来,面临国家和自治区政策机遇并不多,如今,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来宾正在紧抓这一机遇,加紧谋划整个西江经济带在来宾市两个流域的发展,通过航运、水运带动工业园区建设、码头建设,加快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以“初生牛犊”的勇气挺起工业发展的脊梁,发挥后发优势,争先进位,增加在广西工业发展格局中的底气。

  来宾市市长杨和荣介绍,来宾市正在抢抓双核驱动战略机遇,开放合作深入推进。自治区正式实施《柳来河一体化发展规划》,为来宾区域合作翻开新篇章。与此同时,全力实施《来宾市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各县(市、区)沿江产业竞相发展,得到全国政协调研组的高度评价;完成港口吞吐量1152万吨,增长9.8%。今年,对市本级的3个工业园区重新做了调整,对园区的功能定位、招商引资、企业类型进行了重新布局,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市新签约项目149个,总投资43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99个,占66%。

  打好“生态文明牌” 现代农业出“标兵”

  来宾市作为后发展地区,一方面发展工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方面保护生态走科学发展道路。

  李志刚表示,建市以来,来宾市一直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更让来宾市坚定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决心。来宾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来宾市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金秀是广西最大的水源林保护区和保留完全的天然林区,同时也是珠江流域重要的水源地;象州、武宣、忻城也是绿色家园,植被覆盖率均超过80%以上。来宾市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非常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金秀、忻城实行差别考核,不考核其工业GDP指标,考核其“绿色GDP”。来宾市正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找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的生态发展之路。

  此外,来宾市将“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经过10年的发展,来宾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都取得了巨大变化,来宾市将继续按照“生态保底、基础设施保底”的要求,完善提升“桂中水城”,让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

  自治区给来宾的定位是“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标兵”,来宾市在落实这一定位的路径上探索前行,取得了丰硕成果。

  粮食、甘蔗和桑蚕是来宾市的三大传统农业产业,为优化升级,该市于年初提出6字方针——“稳粮、保蔗、增蚕”,同时通过相关工程的实施,提升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比如,来宾的蔗糖产业已经贴上“糖业循环基地”标签。这几年,甘蔗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制糖业从单一的制糖延伸发展成为糖、浆纸、酵母及其抽提物、酒精、生物肥、热电联产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形成了多条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为优化升级传统农业,来宾市出台新的《产业化专项扶持奖励办法》,落实2013年市财政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扶持奖励。组织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龙头企业与优秀合作社。目前,全市列为市级龙头企业培育对象的企业有6家,培育专业合作社12家,大部分集中在三大传统农业产业。

  同样是在今年初,来宾开始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十二大工程”:粮食增产、甘蔗优质高产、桑蚕优质高产、茶叶水果名特优新、休闲生态观光农业、农业标准化和品牌、花卉区域中心、农业服务体系等。这一计划涵盖了传统农业的升级、现代农业的打造和特色农业的培育。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路上,该市紧紧抓住“桂中治旱”和“土地整治”两大农业工程建设机遇,推动农业实现现代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目前,桂中土地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整治土地185万亩。桂中治旱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概算总投资26.47亿元的32.4%,项目初步发挥效益,总投资20.59亿元的二期工程获得国家立项。推进规模经营,流转土地29万亩。坚持“稳粮、保蔗、增蚕”,预计粮食总产量79万吨,增长2.8%;进厂原料蔗可望达到1150万吨,比上个榨季增加60万吨;鲜茧产量达6.22万吨,增长3%。畜牧业和林下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区甘蔗机械种植现场会、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来宾市召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居全区前列。值得一提的是,来宾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通过以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扶贫模式,使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自2004年以来,全市共实施异地扶贫搬迁项目113个,因地制宜搬迁172个村屯,安置农村贫困人口共4680户22264人。

  城市管理提水平 改善民生不止步

  来宾市城区经过近几年的大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来宾市正将城市工作重点从规划建设为主的阶段,逐步转向规划建设和经验管理并重的阶段。

  杨和荣表示,来宾将开展为期3年的“城市经营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做好城区的规划、改造、建设和提升工作,同时坚持中心城区带动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今年,来宾市结合“柳来河一体化”规划和绕城高速建设,对城区规划进行了局部调整,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推进了城区40条道路的续建和33条城区道路的新建工作,28公里环城线基本建成通车,教育园区、各级学校、金龟岛、博物馆、旧城改造等市民关注的重大续建项目稳步推进。启动了城市园林生态景观的新一轮改造提升工程,今年重点抓好“两纵两横”城市主干道的绿化提升工程。“桂中水城”的续建,是来宾市的一大工作重点。今年完成投资5.2亿元,完工渠道30公里,投资4.6亿元的翠屏水坊商业步行街建成。继续坚持起高楼,新建成高层建筑25栋,总量达205栋,在建40多栋。统筹推进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自治区文明城市、自治区卫生城市等“七城联创”工作。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如期创建成功,其他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开展了集中整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整顿马路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长期存在的马路市场得到了清理整顿。

  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来宾市的财力较弱。然而,来宾市却用“小财政”撬动了“大民生”。

  近年来,来宾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民生工作,把民生工程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首位来抓。抓民生工作过程中,该市坚持“群众路线”——充分调研群众意见,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工作开始做起。一旦确定了民生项目,就整合各方面资金去落实。一个个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不胜枚举,一批批民生工程相继启动或如期完工。得益于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该市724个村全部完成1-2公里的小型水利渠道建设;截至今年底,这项工作在所有行政村全面铺开,已建成水利毛渠近8000公里。针对医疗、教育、住房等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来宾市掀起了一波波建设热潮:新建启慧幼儿园、祥和小学、来宾六中、来宾高中、市人民医院、教育园区等均建成并投入使用。公益性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人民公园、金海公园和翠屏山公园、农民体育馆、文化艺术中心等民生工程也已完工。“一村一警”警民共建保平安工作已经在各县(市、区)实现全覆盖,各地均探索出了成功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来宾市继续实施城区学校“四个二”工程,政和小学、政和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城区学校“大班”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合山市通过全国城乡教育均衡县(市)验收。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成功晋升为国家三级医院,武宣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四种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得到自治区的肯定。深入实施华侨农场改革,来宾市在全国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全市保障性住房建成7449套,完成任务的120%。顺利完成自治区和市本级为民办实事工作年度任务。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大防控”活动、基层文明守法创建活动,创新维稳“五大员”和“一村一警”工作机制,得到自治区的肯定。金秀瑶族自治县荣获“全国法治先进县”称号,兴宾区凤凰镇新隆村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计生、就业等民生工作也得到了加强。

  党的建设开新局 文化事业结硕果

  来宾市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交上了满意答卷——今年11月初,正式跨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行列。作为广西唯一的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其成功经验载入来宾文化发展史册,作为来宾经验在全区推广。

  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来宾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市、县、乡、村、屯全覆盖,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该市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自掏腰包10多亿元,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整合各方资源,统一推进。

  李志刚表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谋当前、利长远”的大事,当前这项工作正在延伸和拓展,使农村文化活动在公共文化宣传等方面不断延伸、拓展,真正使基层的群众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来宾的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文化事业的其他成就亦可圈可点。首批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处于领先地位,获国家体育总局充分肯定。同时,统筹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自治区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的创建工作。宣传思想工作成效显著,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赴来宾慰问演出成功举行,全市在自治区级以上媒体上稿率排名前列,有力提升了来宾知名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树立了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最美警察李东凌等一批先进典型。率先在广西乃至西部地区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少年宫建设全覆盖,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来宾奇石城等在建文化产业项目稳步推进。武宣、金秀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自治区首批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称号。

  来宾市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创出了不少工作品牌。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三个五”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率先实施村级干部选拔培养、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管理监督等4项机制,探索建立以支部评绩定级、支书评能定级、党员评星定级为主要内容的“三评三定”制度,创新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式方法,选拔干部不论资排辈,变“伯乐相马”为“疆场赛马”的“公推差选”,均得到了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来宾市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创新开展“学文件”活动,干部素质明显提高,作风明显好转,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得到了自治区党委的肯定,并向全区推广。

  今年,来宾市深入开展以“学习讲话、坚定信念、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为主题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活动。举办了一系列党员干部培训班,并在全区理论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深化干部任用工作办法,建立实施了市委评估下级党委(党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标兵工程,选派年轻干部参与征地搬迁安置、县(市、区)工业建设和企业管理工作。实施“研究生乡官引进培养工程”,引进了首批41名硕士研究生到乡镇工作。调整充实了部分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完成了县(市、区)领导班子届中考察。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村住户、万名农民进城住家”活动,得到自治区党委领导的肯定。

  创新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区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来宾市召开。全面建设自然屯“三会”制度,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许。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