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2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罗 侠 通讯员 唐佐军 韦慧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现在我们改种马蹄,每亩收入比种菜、种玉米多收7000元。”这几天,金秀瑶族自治县头排镇夏塘村村民闭培贤正忙着打理8亩马蹄。前两年,他家农田种完早稻就种菜,如今改种马蹄,收入可观。

  武宣挖掉桉树改种果树、象州示范田改种有机稻、忻城玉米地改种百香果……效益低的农作物不断被效益好、收益期长的农作物取代。来宾市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这喜人的景象源自来宾市提出的走“四型”发展之路。“所谓‘四型’,即坚持走调整型、追赶型、特色型和绿色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市委书记李志刚告诉记者,“来宾要以项目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力打造‘双核驱动’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

  按照这个目标,来宾今年适时把农业发展思路由“稳粮、保蔗、增蚕”调整为坚持“稳粮、保蔗、增蚕、强果蔬”。

  发展思路一词之差,反映的却是农业发展结构上的调整和优化。

  围绕桂中治旱和桂中农村土地整治“两大工程”,来宾稳步推进土地流转,走集约化、规模化、合作化的现代农业道路。象州千亩良田示范区、兴宾“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忻城桑蚕标准化示范区……这些叫得响、立得住的农业产业化之标杆,成为该市实施壮大主导产业、突出主导产品的真实写照。截至目前,来宾水果面积达51.5万亩,是建市以来最多的年份。

  农业产业优化升级舞出新天地,工业调整转型则由以前的“老大黑粗”变身“低碳循环”。

  8月20日,记者走进“热电联产”能源基地——来宾电厂。在葱茏的花木丛中,一个直径1.5米的大罐子横卧地面,从上部伸出6条银色管道奔向远方。

  “这是蒸汽集散和控制中心,就好比是集中供热管网的心脏。”来宾电厂供热管网建设技术负责人宋隆生说,从来宾电厂通往周边各用气企业的疏气管道犹如一张大网,引领着企业向循环经济方向发展。

  作为百亿元能源基地的核心,来宾电厂在去年底通过“热电联产”认证,为近20家企业提供优质热能。华美纸业负责人刘明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在能源基地中,每年减少消耗10万吨燃煤,节约近2000万元的费用,既降低了成本,又减轻了节能减排的压力。”

  一张供热管网串联起多个工业领域,体现了资源规划利用上的扬长避短,把目光投向了节约型、高效型、环保型方向,逐步实现了传统单一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调整……银海铝业恢复生产,铝工业基地活力四射;合山继续“上大压小”,力促资源枯竭城市转型;3条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向下游积极延伸扩张,循环经济走在全区前列。

  “调整”“追赶”带来巨大的动力和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排全区前列,工业“主引擎”发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逾六成。

  从贫困县“差别考核”到争相打造发展品牌,从一拥而上建设工业园区到优选投资,从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少年宫全覆盖到公共文化建设领跑全国……作为一个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级市,来宾在“调整、追赶”发展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特色、绿色之路。

  夕阳下,满坡遍野的薰衣草似波浪起伏,风车悠悠,清香阵阵……8月22日,在忻城县薰衣草庄园,记者切身感受到浪漫温馨的别样风情。

  这是“桂中旅游崛起”的缩影,与其同时打造的景点还有合山矿山公园、金秀圣堂湖景区等。结合全区旅游发展总体布局,来宾提出以打造广西南北、东西两条旅游发展带重要节点城市为总目标,加快开发包括金秀、象州、武宣在内的大瑶山生态民俗旅游带和包括兴宾、合山、忻城在内的红水河壮乡风情旅游带。

  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市长白希说,自治区“双核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后,来宾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投资53亿元实施66个项目,着力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7月20日,来宾北站正式启用,标志着来宾迈入“高铁时代”。

  面对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来宾将开建总投资69亿元的11个西江经济带重大项目,做到水运与陆运相结合、园区与码头建设相结合、工业发展与商贸物流相结合、黄金水道建设和生态建设相结合、西江经济带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积极融入南宁、柳州经济走廊,推进“柳来河”一体化。西江黄金水道河池至来宾段航线断航38年后,5月底进行试航,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龙滩电站以下将全线贯通,成为连通粤、桂、黔三地的重要纽带。而建成后的宾港作业区将是西江至珠江流域“水水联运”“铁水联运”的重要中转港,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