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9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李小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08年,我市田东县成为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吴邦国同志作出重要批示:“金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瓶颈’,建议以田东为试点,在中央金融部门的支持下,破解这一难题,这也是三中全会提出的课题。”为我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8年以来,田东县以获批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和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重点实施“六个创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即:创新组织体系,金融网点覆盖所有乡镇;创新信贷产品,不断提高贷款满足率;创新支付体系,大小额支付系统覆盖所有乡镇;创新信用体系,提高农村信用信息覆盖率;创新保险体系,惠农保险覆盖全县特色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形成金融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田东的做法和经验,为全市提供了可复制、易推广、可持续的金融改革样本。我市以田东县为改革试点, 吹响了农村金融改革的进军号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市委、市政府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彭清华书记关于打造农村金融改革升级版的要求,在全市全面推广田东农村金融改革经验。通过“三个联动”,着力打造农村金融改革升级版。一是改革创新与制度构建联动。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会,成立了农村金融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制定和出台了多份制度文件,形成“政府机构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农民群众主体,社会力量协作”的运行机制。二是改革创新与推广复制联动。“农金村办”模式,农民资金互助社,贫困农户互助金,小额信用贷款,芒果、香蕉、甘蔗等特色农产品保险和农户小额贷款保险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三是改革创新与风险防控联动。通过建立涉农贷款奖励机制、构建农业担保体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加大对金融机构、保险机构、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力度,有效分担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风险,有效提升其内生动力。

  在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中,我市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通过“四个结合”的方式,有效破解了改革中的一道道难题。

  探索农村金融改革与扶贫攻坚工作相结合。田东县构建了“信用评级+互助社(合作社)+特色产业+信贷+保险+财政投入”的农村金融扶贫模式,建立贫困村信用体系,推进非信用村的贫困村转信用村建设,建立金融机构联系贫困村工作制度,开展金融对口扶贫工作,平果市建立了“扶贫互助协会”;全市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390个,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69个,引导贫困农户抱团发展;打造甘蔗、油茶、桑蚕、烤烟、茶叶、竹子等适合贫困村特点的产业,为贫困村脱贫夯实基础。“金融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探索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营销体系,建立农业投融资体系,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田东县设立现代农业投资公司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现代农业投融资及农村产权交易提供平台,引导、激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12.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1.8%。全市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效果明显。

  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等县区规模发展芒果、西红柿、香蕉、葡萄、火龙果等亚热带果蔬,成为广西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

  探索农村金融改革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创新农村设施建设融资手段。鼓励利用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其他预期收益权等开展产权抵(质)押贷款,结合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对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社区、城中村改造、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提供信贷支持超50亿元。

  探索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同金融改革结合起来,田东县建立广西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面推进农村资源确权和制度建设,着力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以农村产权为核心发展集体经济股份制,初步形成农村产权管理体系,有力助推农村金融改革。

  田阳县是我市农业大县之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该县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实施“金融惠农”工程为载体,开拓创新,强化服务,全面实施农村金融改革,以“五个着眼于”强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着眼于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突出“四项”服务。突出业务服务、信贷服务、网点服务、民生金融服务,建立金融辅导员制度,设立村级金融服务中心,完善营业网点布置,扩大小额担保基金的担保范围。二是着眼于夯实金融发展基础,构建融资服务平台、农户信用信息平台、企业信用平台、金融精准扶贫平台等“四大”平台,引进南宁市广银小额贷款公司、广西金融投资集团等在田阳设立分支机构,建立高效的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制度、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精选脱贫路子,使金融改革惠及种植户、企业和贫困农户。三是着眼于简化放贷程序,实现审批优化、存贷优化、流程优化。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组织流动金融服务小组,深入村屯现场办理农户小额贷款,实现“人不出村、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办理存款、贷款和各种缴费业务;实施“信贷工厂”运作模式,推出“速贷通”、“成长之路”等信贷产品,有效解决“三农”和中小企业对资金“短、频、快”的需求。四是着眼于农村资产开发利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贷款产品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创新。五是着眼于构建长效机制,加强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和制度保障。成立农村金融改革领导小组,先后投入231万元,推进农户信用信息平台、企业信用平台、金融精准扶贫平台和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投入2400万元作为企业融资担保基金,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建立金融辅导员管理制度、农村金融改革激励制度、农村产权交易办法等制度,农村产权交易、金融改革等各项政策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

  我市实施金融改革以来,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金融服务助推“三农”发展的能力持续提高;金融服务更加方便群众,他们足不出村就可以轻松办理金融业务,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减轻了群众的负担;放贷程序更加科学,有效解决了过去放贷手续繁、审核时间长、贷款门槛高等问题;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额度小、担保难问题;金融机构各项指标大幅上涨,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如今的百色老区,农村金融改革方兴未艾,全市400万各族人民正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稳步扩张的规模、日臻健全的体系、灵活多变的方式、丰富多元的渠道,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努力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均等化”,强力助推百色“三农”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打造百色农业升级版。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