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8日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黄金铭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梧州作为经济带战略的支点,如何迸发出加快建成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的“正能量”,是演绎梧州“春天的故事”的关键。

  两广“联姻”,肇梧两市先行先试,规划140平方公里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东西部合作发展、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先行示范平台,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经济辐射“交集区”和优惠政策“叠加区”。

  理念融合坚持“向东”战略

  梧州与广东地区一水相连、语言相通、人文相似,历届党委、政府毫不动摇地坚持向东看、向东学、向东承接产业转移。

  向东看,看什么这是长远发展的关键。市委、市政府深刻剖析:虽然梧州坐拥西江黄金水道,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区位优势,但经济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在“看”中找到差距和互补性,从根本上与粤港澳地区对接融合。

  “看”与“学”一脉相承。梧州紧紧围绕靠近珠三角的地缘优势,在实践中“取其精华”,大胆尝试,使学为所用。

  近年来,区域合作的强音不断奏响。在粤桂两省(区)政府推进合作的背景下,我市主动出击,与肇庆、云浮、佛山等地先后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加快与珠三角地区连接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实现与珠三角地区互联互通,同时优选承接转移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从2008年起,我市每年重点打造一个产业园区,园区建设由“一枝独秀”发展到“五园八区”齐头并进,并由此构建起再生资源、再生不锈钢制品、电子信息三个千亿元产业,陶瓷、机械制造、林产林化三个两百亿元产业,医药食品、钛白制品等百亿元产业的雁行阵势、梯度发展格局。尤其在再生资源和再生不锈钢制品领域,梧州已经先行一步,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0.9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3.3亿元,同比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2.4亿元,同比增长10.8%。这份“成绩单”表明,近年来的承接产业转移卓有成效。

  机会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广东、广西两省(区)政府大力支持下,肇梧两地政府积极落实粤桂合作,《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于今年7月获国务院批复,赋予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使命,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作为平台,打造国内第一个横跨东西部地区的合作示范区、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增长极、西江流域生态共建区。

  探索实践推动“东成西就”

  如今,走马我市的“五园八区”,企业生产马不停蹄,新引进的企业络绎不绝,都想在梧州这片投资的热土上分一杯“羹”。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这也是实现区域联动、融合发展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梧广高速公路、南广铁路、西江航运干线升级等,每一条可以连接广东的通道,我市都极力推动。目前,高速公路畅通无阻,融入了珠三角“三小时经济圈”,2000吨级船舶长年直通粤港澳;到年底,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广州的南广铁路将全线通车,将真正实现“区域一体化”。

  得益于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粤桂合作构筑起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平台,吸引一大批企业纷纷落户。其中,国光电器原来是广东的一家上市企业,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系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扬声器、音箱设计生产基地,该公司八年前就把投资目光放在梧州,制造业将整体转移到试验区内,并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一同转移,打造国光西部产业基地。

  市粤桂办主任徐文伟说,国光电器是试验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生动样本,试验区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珠三角企业的目光。截至9月底,试验区进驻企业达65家。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打造广东广西一体化发展、东西部合作发展、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先行示范平台。对此,国内不少研究人士认为,梧州是珠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腹地、珠三角和北部湾经济圈的连接点、大西南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具备了“东成西就”的条件。有关专家认为,梧州这座“魅力之城”才刚刚起步,还需要注意很多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生产力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特别试验区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利益共享等新机制。

  对此,市委、市政府明确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环保部门要做到事事参与,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不符合国家政策、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要坚决拒之门外,以加强科技支撑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化工、有色金属产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加强环境保护,健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据统计,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从2013年6月开展招商引资以来,已毅然拒绝了20个不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进驻,涉及投资30多亿元。

  联动融合奏响合作强音

  梧州东向融入广佛肇、与珠三角实现一体化发展,既是梧州发展的唯一路径,又是打造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圈最便捷通道的必然选择。

  2011年2月11日,梧州市和肇庆市提出在两省区交界区域共同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构想;

  2011年12月11日,广东、广西两省区政府在北京共同签署《“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推动产业园区交流与合作,在梧州市与肇庆市交界区域共同设立产业合作示范区;

  2012年3月2日,梧州市和肇庆市同时成立推进肇梧战略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试验区各项工作;

  2013年7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调研时指出,原则同意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将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载体优先发展,试验区建设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4年7月8日,国务院批复《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4年10月13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十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期间,广东、广西两省区政府共同签署了《广东广西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

  一路走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从孕育到诞生,从构想到规划实现,奏响了区域合作的最强音。

  徐文伟说,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省际合作、流域合作和东西部合作的试验区,它不只是探索跨省区园区产业合作的新模式,还要探索建立实施“一体化、同城化、特区化”的新机制,触及东西部优惠政策共享叠加、统一区域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等别的地方不曾触及的敏感内容。

  按照规划,未来三年,粤桂特别试验区将按照“两优一稳”(优先启动起步区、优化提升先行区、稳步推进拓展区)的整体目标推进,重点搭建“四大载体”和“六大发展平台”。“四大载体”包括加快建设广西微软创新中心、试验区股权交易中心、环境交易所、创业引导基金,“六大发展平台”包括建设加工贸易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区、东西部金融合作示范区、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粤桂合作企业总部基地和建立创业创新基地。

  合作无止境,前进不停止。梧州这个百年商埠,立足于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创新机制体制,优化空间布局、对接基础设施、强化产业联动,集粤桂资源、产业及政策优势,建设成为承东启西的战略枢纽及粤桂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香香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