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记者 孟振兴 通讯员 黄文彩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编者按:

  在南宁港、五象大桥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历程中,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在西江黄金水道熙熙攘攘的行船中,有他们巡航的脚步;在南宁、崇左两市的广大水域中,有他们捍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守——他们就是南宁海事人。

  近年来,南宁海事局紧紧围绕“争先、担当、创新、服务”的核心理念,以打造“首府海事”品牌为抓手,积极响应首府“提升首位度”的号召,为南宁市经济社会建设、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乃至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即日起,本报推出“创建海事品牌 提升南宁首位度”系列报道,与广大读者一起走近南宁海事人,见证首府海事服务地方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

  邕江,是南宁儿女的母亲河。

  从先民乘桴于海的独木舟,到今天千吨级直航粤港澳的钢铁货轮,母亲河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乃至富庶的文明。但是,如果我们稍有不慎,这些便利和富庶就有可能在瞬息之间被江水吞噬。

  南宁海事人的责任,就是用自己夜以继日的坚守,换来母亲河的平安与祥和。

  他们是维护通航秩序的“水上交警”;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邕江卫士”;他们是服务南宁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历史功臣。

  勇于担当,服务地方建设发展

  2014年7月19日,强台风“威马逊”席卷南宁。一时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

  正在建设的英华大桥上游,数艘计划直航广东的千吨级货轮被南宁海事局的执法船只拦截。

  船运企业老板怒不可遏。他们厉声质问海事执法人员:邕江水位不过69米,远远不到南宁市的警戒水位,为什么要禁止通航耽误了生意、延误了工期,谁负责

  执法人员坚守岗位。他们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英华大桥附近豹子头滩一带航道曲折,由于台风带来的风力过大、水位上涨过快,加之建设中的英华大桥在水下建有施工桥墩,船只在这样的条件下冒险通航,一旦与桥墩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

  但仍有人不肯相信——邕江上有那么多座桥,已经建好的桥我们都不会撞上, 怎么会撞上还在施工中的桥墩

  一面是服务体操世锦赛的重要工程,一面是货运船只等待通航的强烈要求。南宁海事局派出强马力执法船靠近禁航水域——果然,由于施工桥墩的影响,执法船偏离了既定航线。

  船老板们服了。数天后,邕江上空云开雾散,所有滞留船只平安通航。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海事部门肩负有监督水上、水下施工的职责;“威马逊”带来的这段“插曲”,是南宁海事坚决履行这一法定职责的缩影。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职责,我们用陆上交通进行类比——邕江航道就好比公路,航行的船只就是在公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如果要在公路上开挖施工,或者在公路上方建设立交桥,就势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必须在交警部门的有效监管和疏导下方可开展;同样,水上水下施工也需要海事部门的监管。由于航道基本上是自然形成的,与现代化的公路相比更为危险。

  基于此,南宁海事局实现了辖区范围内水上水下施工全方位管控:在立项阶段,他们根据通航环境主动为业主提供指导并认真核查立项工程的合理性;在施工期间,他们要反复巡查,指导、督促施工方遵章施工;发现未经批准擅自施工或者违法作业,他们及时予以教育或依法处罚。

  纵观邕江上的南宁港、老口航运枢纽乃至邕江上的座座大桥,无不凝聚着南宁海事人背后默默奉献和日夜坚守所付出的汗水;在“两会一节”、体操世锦赛等大型活动期间,海事人24小时值守会议活动所涉及重点水域,以青蛙和蚊虫为伴,一次次出色完成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水上安保工作,为南宁提升首位度默默地作贡献。

  全面履职,确保黄金水道安全

  在青秀区伶俐镇伶俐渡口,每天都有大量的车辆、行人通过客渡船横渡邕江。特别是每逢榨季,两岸运输甘蔗的货车往往会排起一条长龙。

  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南宁市六县六城区仍有68个渡口、17个圩渡码头、255艘渡船、333名在职渡工(船员),每年渡运量超过800万人次——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南宁市人口总和,也就是说,平均计算,每个南宁人每年至少会乘坐一次客渡船。

  水火无情,人命关天。确保客渡船的安全,是南宁海事局捍卫黄金水道安全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海事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辖区客渡船的安全:推行标准化渡船,目前南宁辖区内所有木质渡船已经全部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安全的标准化渡船;加强对相关企业及船员的培训,每一位渡工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持证上岗;日常检查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每逢节假日和特殊时段还派出执法人员现场执勤;借助现代化设备实施监管,在重要水域安装监控摄像头,在客渡船、旅游船上安置GPS、监控摄像头等设备,随时监控水面上船舶的一举一动。

  但是,就像《道路交通安全法》无法终结路面交通事故一样,再完备的制度,也难以抵消疏忽大意甚至无视交通安全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2013年12月23日晚,一艘满载600多吨成品糖的货船途经郁江航道驶向广东。由于船长疏忽大意、提前离船,驾驶员未能正确辨识航标,导致货船触礁沉没。接到报警后,南宁海事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赶往现场,在搜救船员的同时严密监控船只触礁可能造成的水体污染。最终,船员平安获救,航道迅速疏通,水域水质未受影响。

  南宁海事局认真履行南宁市水上搜救中心办公室职责,据统计,自2004年6月25日成立以来,共接到报警电话225次,组织搜救遇险船舶73艘,遇险人员256人,搜救成功率为96.1%。12395水上搜救电话与南宁市应急联动中心平台实行无缝对接,每当水上交通应急事件降临时,海事部门总能第一时间到达。

  确保黄金水道安全,是海事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水上交通的平安和谐,需要每一位参与者的文明与自觉。近年来,南宁海事局将公共微信、短信平台等新手法与送安全进村入校、发放交通安全资料等传统方式相结合,加强海事部门与水上交通参与者的沟通,水上交通安全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加强建设,创建首府海事品牌

  卢树友,南宁海事局横县海事处工作人员,海事调查官。1979年,时年仅22岁的卢树友来到当时的横县航政站工作。当时,卢树友经常和同事们划着小船,甚至步行走山路,到管片的一个个渡口检查船只和船员,宣传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和开展现场监管。

  2001年5月,南宁海事局成立,原横县航政站职能全部归并海事部门。经过12年的发展,南宁海事局已经建设成为拥有VHF、CCTV及AIS等信息化监管设备、一大批高学历、专业化管理人员以及11艘现代化执法船的高水准海事部门,下属邕江及邕宁、横县、隆安等6个海(办)事处,管辖南宁市、崇左市辖区范围内一切海事活动。与卢树友“划船执法”的时代相比,11艘海事执法船聚合了执法、巡航、应急搜救等多项功能,长达30米的“海巡10081”船更是广西内河最大最先进的海事执法船舶。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南宁海事局着力提升“软实力”,在办事窗口推行“八个服务理念”,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9%以上,被授予文明执法示范窗口、执法标兵、巾帼文明岗、文明单位等荣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充分考虑航运企业、船员等的实际困难,坚持“能教育的尽量不要处罚”;构建良好的文体活动氛围,相继举办业务技能、演讲、书画、摄影、厨艺和各种球类比赛,给拥有不同特长的同志以不同的表现机会,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硬软件建设相得益彰,“首府海事”品牌美名远扬。近年来,南宁海事局在广西海事系统10个分支局中一直处于标杆地位,队伍管理、海事服务、水上执法等多项工作成为兄弟海事部门学习的榜样。

  “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步伐的加快,首府南宁将有更快的发展、更好的前途,这也对我们海事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宁海事局局长宋国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宁海事有信心、有能力继续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首府南宁提升首位度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香香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