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我市召开《贺州市生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了“十二五”期间我市获得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自治区批复实施的重大规划。
据了解,《规划》的获批,主要是基于我市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健康资源丰富,毗邻粤港澳,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客家之乡、中国脐橙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马蹄之乡、中国奇石之乡,有被誉为“粤港澳后花园”的城市特质和资源禀赋。
我市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95%,是发展生态健康产业的核心优势。根据环境监测数据,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在全年空气质量日报中,环境空气优的天数为210天,良的天数为155天,国家森林公园姑婆山4A景区负氧离子含量高达6万个/立方厘米,有华南最大天然森林氧吧之称。市辖区内拥有众多而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贺州温泉、南乡温泉、里松温泉等温泉群分布面积广,治病、防病性矿物质丰富、品质高、出水量大、水温高,给我市规模化发展以温泉休闲、养生、保健、度假、会议为主要业态的生态健康服务业产业集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规划》立足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在国内生态具有越来越显著的生产力属性,以我市优质、丰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依托优越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资源与健康服务业、健康农业(农林牧渔业)、健康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并发展以“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休闲、生态健康养生、生态健康晚年”等为主要特征和主要业态的生态健康服务业、农业、制造业,从而构成以健康为主题、涵盖三次产业、具有贺州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
这是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下,贺州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向东发展战略,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积极参与贵广高铁经济带背景下,获得的一个重大新机遇,将为进入高铁时代的贺州经济发展,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强化自身发展内生动力。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朱东出席发布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贺州:构建多元化绿色能源并存新格局
近年来,我市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主线,以沼气建设为核心,大力推广省柴节煤灶,多元化利用太阳能、风电能等绿色能源,推进了节能减排,改善了生态环境,助推了生态乡村建设。 【详细】
贺州市蔬菜产业搭上科技快车
近年来,我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把提升蔬菜市场竞争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积极引进推广集中育苗技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使绿色无公害蔬菜不仅丰富了广大老百姓的“菜篮子”,也让蔬菜种植户的“腰包”更鼓了。 【详细】
贺州大地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全民绿化氛围浓厚,城乡绿地面积不断扩大,绿色生态产业进一步壮大,森林资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出现在贺州各个角落。 我市将宣传发动作为 【详细】
赵德明: 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打造贺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详细】
去年贺州市共发放农村寄宿生补助5378万余元
去年以来,贺州市扎实推进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严格规范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多方确保学生得到真正的政策实惠。 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和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教育项目,去年我市农村中小学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