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区农业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拓功能、促转型、活要素、美生态”的总体要求,全力做好生产指导服务,全区农业经济工作亮点突出。
多方用力稳粮食。我区严格执行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惠农政策,奖励种粮大户,开展耕地撂荒整治行动和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与机械化生产等“十大”促进粮食提质增效的技术。预计今年全区春收粮食播种面积165.9万亩,春收粮食产量持平略增。当前春耕生产稳步推进,早稻集中(工厂化)育秧水平好于上年,为全年粮食增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调优结构上特色。我区在支持崇左、来宾等优势产区加快“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的同时,调减一些非优势区的糖料蔗面积,用于特色经济作物发展。一季度全区蔬菜播种面积286万亩、产量48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7%和2.8%;食用菌总产量50万吨,同比增长5%;桑园面积298万亩,同比增长3.1%。
转变方式奔“现代”。我区扩大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提出今年每个涉农县启动建设1个示范区的目标;制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即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等十个特色种养产业和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三个农业提升行动方案;并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区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98万多家,比2014年底新增1347家,增长7.3%。
“接二连三”拓功能。我区通过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自治区农业厅与自治区旅发委组织开展2015年度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活动申报工作,指导隆安县“那文化”稻作农业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季度,各地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事节庆活动,如贵港港北区油菜花节、桂林恭城桃花节;南宁“美丽南方”、玉林“五彩田园”等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吸引力持续增强,农民增收门路随之拓宽。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贺州市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良好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系统着力将粮食生产及春耕备耕摆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首位,抢前抓早、及早部署、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以赴打好春耕生产第一战,全市农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总体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详细】
土地流转“活”了桂林现代农业经济
初冬,正是砂糖桔上市季节,记者来到荔浦县修仁镇横水村老县屯的砂糖桔地里,30多位农民正在采摘砂糖桔,“地主”袁金安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了20多亩砂糖桔,这些都是他请的工人,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今年砂糖桔一上市就卖8元多一公斤,好一点的可卖到10元。他家20亩地 【详细】
柳州去年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亮点频现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起本报开设“新常态新机遇新作为”栏目,报道我市各部门、单位在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中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克难攻坚,牢 【详细】
土地流转:“转”活桂林现代农业经济
桂林市种粮大户在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机械设备来提高劳动效率 2014年,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结构不合理等多种问题,桂林市农业部门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一主题,加快推进落 【详细】
特色优势还看种养 2014年广西农业经济稳步向前行
2014年,广西农业顶住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和动物疫情三重冲击,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示范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种植业全年目标任务完成良好,养殖业站稳脚跟保持增长,显示特色种养业的强大优势和韧性。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预计增长11%,以两位数的增长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