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28日 来源:防城港日报 作者:曾译萱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十二五”期间防城港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成就综述  

  伴随“一带一路”的国家物流战略以及我市建设边海经济带的强劲“舞动”,我市打造的辐射西南、中南地区和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正强劲崛起。 

  规划为龙头

  市物流办主任朱清华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我市现代物流规划体系完成全面升级,先后编制《防城港市公车物流园区物流专项规划》、《防城港市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全市冷链物流、工业生产性物流、商贸物流、港口交通物流、边境跨境物流体系的规划发展思路逐步清晰。

  目前,我市正奋力推进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中外运东湾仓储物流基地、防城港铁路物流中心、北部湾商品交易中心、恒慧冷链物流基地、东湾传化智能公路港、中国西南木材交易中心等一批具有产业升级支撑作用的现代物流项目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物流产业发展。今年1月22日,市委书记金湘军到东湾物流加工园区考察调研时明确指出,要像打造龙头工业企业一样打造龙头物流企业。

  物流园区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区域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朱清华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推进东湾物流加工园区、公车物流园区、冲仑物流园区等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截至2014年年底,东湾物流加工园区入园企业达58家,完成固定投资17.62亿元,实现产值约279.44亿元、利税约2.2亿元。

  此外,自治区发改委已将防城港市综合物流园区(东湾物流加工园区、公车物流园区、企沙临港物流园区)和北部湾(防城港)航运服务中心(东湾物流加工园区)列入自治区现代物流集聚区一级节点,冲仑物流园区列入自治区现代物流集聚区三级节点。

  随着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改革、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一系列最新政策出台以及知名度提高,防城港已成为国内众多物流企业抢滩投资热土。目前我市初具规模物流企业近400家,其中水运企业38家,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及相关企业201家,快递企业及分支机构54家,国内代理企业45家,国际代理企业10家,港口经营企业25家,冷链物流企业15家,保税仓储企业7家。

  业态新亮点。近年来,我市在“互联网+物流”现代物流业态取得的重要突破是必须提及的亮点。朱清华说,我市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改造升级传统物流市场和企业,加快线下线上物流市场协同发展。如依托防城港市的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能源石化、粮油食品等大宗货物优势,投资建设北部湾商品交易中心;投资建设东湾传化智能公路港项目,缓解港口货物进出口不平衡问题,吸引外挂车辆回流,利用高标准实体服务平台和高度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优势,提升公路运输组织化和规范化发展水平。另外,如晨华智能仓储物流中心、港务集团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等一批“互联网+物流”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打造新蓝图

  朱清华告诉记者,我市物流产业发展蓝图早已绘就。接下来将依托防城港港口区位、边境口岸等比较优势以及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一带一路”战略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定位明确、产业及产业链特色突出的现代化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平台型区域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服务、公路港、公海铁联运、物流金融、物流总部经济以及第三方制造业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态。通过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机联动,构建辐射西南、中南地区和东南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依托钢铁、有色、粮油、能源化工等临港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钢铁物流、有色物流、能源物流、粮油物流、危化品物流等专业化物流。

  另外,引进国内有实力的产业资源集成服务商在防城港市建设一批面向东盟市场的产品供应链集成基地,如汽车、服装、家电、工程机械等,重点推进东兴东盟机电贸易市场、北部湾延龙鑫立汽车城等项目建设。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东盟进口资源性产品产品下游的深加工产业及产业链项目,如冷链加工物流园、木材加工物流园等。

  朱清华说,在行业服务水平方面,将加强物流行业的软环境建设,成立防城港市物流协会,抓好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培育和服务工作,加强物流统计工作,加强物流行业培训,推广物流新技术、物流新理念、物流新模式。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