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张冠年 通讯员 卓 芍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6月22日中午,钦州港碧海蓝天,晴空万里。龙门港镇七十二泾海域上,一片片联排的浮筏在海面上绵延数十里,成为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看着壮观的“十里蚝排”,养蚝大户郑宏明笑容满面,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如不出意外,他今年养蚝的收入将会超过800万元。

  同一天,距龙门港80多公里开外的灵山县龙武农场3000多亩荔枝林内,前来采摘荔枝的游客络绎不绝。该农场荔枝协会会长韦俱宗告诉记者,“今年是荔枝的‘小年’,但农场的荔枝产量比去年有增无减,按照36元每公斤的销售价格计算,今年农场荔枝收入将达600万元。”

  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钦州市农业经济却走出了低谷,呈现出逆势上扬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该市农业产值预计达61.68亿元,同比增长约3%;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4983元,同比增长11.9%。

  1 海上养殖 重拾信心

  郑宏明在一年间尝尽了酸甜苦辣。

  去年夏季,强台风“威马逊”来袭,给钦州港海域的十里蚝排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他由此损失了800多万元。“整个钦州渔业损失达16亿元。”想起那场海上水产养殖的灭顶之灾,钦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李远钦至今仍觉心痛。但令他欣慰的是,渔民们脸上已经洋溢出自信的笑容,“到目前为止,全市水产养殖已经恢复到灾情发生前的80%左右。”

  痛过、哭过、笑过,具有10多年养殖经验的郑宏明在“威马逊”过后最终选择坦然面对。他告诉记者,“台风过后,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努力。工作人员不但为我们提供人力、技术支持,帮助清理死鱼、消毒网箱等,还协调金融部门为我们提供贷款。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拾回信心。”

  听闻记者回访,养鱼大户梁春桂邀请记者参观他的深水鱼箱。穿行于网箱之间,只见黑色的鲈鱼、灰色的金昌鱼、粉色的鲷鱼在海水里欢快地游着。“再过两个月就是收成的时节。”梁春桂说,“今年我们制订了一套应对强台风的新预案,通过划区域养殖进行科学布局,并采用抗超强风浪和强紫外线的材料制作蚝排。”

  和郑宏明、梁春桂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还有该市3000多名养殖户。“养殖户的经验是有的,基础也是有的,而且技术也很完备,银行也愿意给他们提供贷款支持。”李远钦说,养殖户满满的自信,使当地渔业总产值全线飘红。今年上半年,钦州市渔业总产值预计达19.59亿元,同比上涨4.65%;增加值达13.32亿元,同比上涨3.4%。

  2 观光农业 示范带动

  现实版的“开心农场”让卢丽丽一家体验了一番农事生活。

  6月23日,卢丽丽和闺蜜带着各自的孩子来到钦南区鑫农农业生产观光示范区,并在自己的“开心农场”内种植红薯、空心菜等蔬菜。翻地、浇水、施肥,一干人在20平方米的“农场”内忙得不亦乐乎,休息时则随手摘下一颗莲雾放进嘴里,清爽甘甜、回味无穷。

  “开心农场”其实是卢丽丽在鑫农农业生产观光示范区租下的一小块地。该观光示范区是钦州市打造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之一。示范区负责人陈家珍告诉记者,前年他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承包了这片土地,一开始主要是自己从事农作物、水果蔬菜、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并逐渐向周边市民提供果蔬采摘、花卉观光、农畜产品销售等观光农业旅游业务。

  “市民前来旅游观光或购买农畜产品时,我注意到不少市民有整一块地自己耕种、打理的愿望。”陈家珍说,于是他便试着拿出一部分土地,按平方米“转手”租给市民供旅游休闲、体验农事,他自己则“坐地收钱”。

  记者了解到,示范区内一块块10-50平方米大小的“开心农场”,均是市民租来的,“这些‘开心农场’,不仅为市民提供旅游消遣的好去处,也促进了园区农家乐、农产品销售、采摘观光等业务。”陈家珍说,“如果正式开园,这里每天将会有2万元的收入。”

  在钦州,除了鑫农示范区外,还有钦南区康熙岭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灵山旧州新湾特色农业示范区、浦北五皇山花果园等9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今年以来,这9个示范区的业主累计完成投资7500万元以上,建成了水稻、火龙果、对虾、特色果蔬等种养产业基地的生产设施和生态农业休闲设施。”钦州市农业局局长黄开宏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该市在抓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钱袋子工程基础上,共完成春播粮食面积164.09万亩,新建常年性蔬菜基地600亩,并以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载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共886家,家庭农场300家。

  3 电商助力 拓宽渠道

  筛选、装箱、打包……6月24日,灵山县顺丰荔枝有限公司仓库内,1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把荔枝打包发往各地。自今年3月荔枝开始上市以来,该公司便开始在网上销售荔枝。

  随着当地电商业务的不断发展,灵山荔枝、茶叶、大粽等名特优农产品纷纷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这是钦州市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生动实践。

  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钦州市全力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如今,在淘宝网搜索框里检索“钦州特产”,就有56家店铺,793件商品,其中农产品占80%以上。

  事实上,为了发动企业(合作社)利用淘宝网、天猫商城、京东网等电商平台开展网上销售活动,今年上半年该市与自治区商务厅联合承办了广西首届农(副)产品O2O交易会,其间该市2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淘宝特色中国广西馆、广西东盟商贸城O2O采购批发平台、新农村商网等进行网上农产品促销。同时,该市还在辣椒等大宗农产品上市时举办网上农产品展销节,并及时组织企业、种植大户在广西农业信息网、钦州农业信息网以及各大农业网站集中展销产品、发布供求信息,拓展大宗农产品的流通渠道。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钦州本地名特优农产品带来了新的销路。”黄开宏认为,这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使钦州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提高钦州名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而且会通过线上交易带动线下的销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