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0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尚宁 李 倩 唐广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又到水稻成熟季节,望着连片金黄色的稻浪,农民李文登喜形于色:“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去年我租给合作社的9亩地,共收得田租稻谷1575公斤。4口人在家,吃不了那么多,我只拉500公斤稻谷回去,剩下的全折成了现金。”

  李文登所在的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农民和专业合作社联合开展水田“以小并大”土地整治后,合作社承包,农户坐收田租。“以前单户种稻太辛苦,来钱不多,现在租给村里的合作社种,种稻赚钱轻松多了。这是水田‘以小并大’带来的大变化。”李文登说。

  1 村民合计,合作社掏钱整耕地

  桂平市石龙镇新村和厚禄乡延寿村紧密相连,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共有水田面积1.4万多亩,历来以种植水稻和养殖业为主。近年来,当地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留守村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

  然而,让村民们苦恼的是,由于田块零碎、大小不一,田间道路、排灌设施不齐全,农业机械在一些地方根本派不上用场。

  2014年春,听说自治区出台了农民自发开展“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以奖代补”政策,当地村民一合计,由专业合作社融资,村民们出力,利用冬闲季节开展水田“以小并大”土地整治。农民申请到“以奖代补”资金后,再以每亩200元施工费的标准还给合作社。

  去年,延寿村依托桂平谷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700多亩水田中开展“并地”试验,把1638块小田块并成了378块大田,配套实施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并通过抽签方式重新分田到户。

  尝到甜头的村民黄建忠高兴地说:“过去水田分散,一个人种一两亩都很吃力,现在耙田、插秧、收割全部由专业合作社机械完成,一个人种五六十亩都不成问题。”

  “旧社会农民只有交租的份,现在农民却可以收田租,真是两重天。”年近七旬的李钦贵说,他家有4亩多水田,全部流转租了出去,今年将有700多公斤稻谷进仓。

  据了解,类似情况不止发生在延寿村和新村,甚至已延展到整个浔郁平原。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夏里村,群众实施“以小并大”土地整治的占98%,全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860亩,水稻耕种、收割、烘干、加工等环节全程实现了机械化;覃塘区姚山村,群众实施水田“以小并大”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也相当高,全村6000多亩耕地中,已流转土地1000多亩。

  2014年2月,贵港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在全市开展水田“以小并大”土地整治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以桂平市厚禄乡、垌心乡,平南县安怀镇、东华乡,港北区大圩镇、庆丰镇等10个乡镇为试点,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并地”工作。

  2 分田到户,与确权登记相挂钩

  作为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所在地,贵港市实施水田“以小并大”土地整治、推进现代农业规模集约经营的条件得天独厚。经调查,全市连片2000亩以上的水田达65个,其中连片在1万亩以上片区16个,5000亩以上29个,2000亩以上20个。

  然而,“并地”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落实怎样才能让农民吃下土地整治的“定心丸”2014年2月,贵港市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把水田“以小并大”土地整治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确保分田到户有序进行。

  该市组建了一支7000多人强有力的工作队伍,专门负责水田“以小并大”土地整治和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落实10个试点乡镇工作经费500多万元。

  2014年4月,贵港市出台政策,对土地流转连片100亩以上的,给予流入方一次性奖励;市国土资源局、农业局联合出台土地流转合同等5个配套附件,规范土地流转交易程序。同时,参照自治区“以奖代补”政策,拟定了《贵港市农村合作社土地整治项目试点实施方案》,为解决奖补资金申请程序不明等问题,推进水田“以小并大”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提供了政策技术保障。

  目前,全市10个试点乡镇已全部完成航拍任务,共航拍耕地面积34.28万亩。全市10个试点乡镇目前正在推进确权的有130个村10.52万户,已确权29.3万亩,占71%;整理完成“二轮延包”档案资料27.78万亩。

  3 农民自主,种植水稻照样赚钱

  水田小块变大块,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机械化作业。

  桂平市石龙镇新村,当地经济能人组建了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农业机械300多台,有每年可供应5万亩水田种植的育秧工厂和1家中型粮食加工厂;在厚禄乡延寿村,桂平谷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拖拉机23台、插秧机58台、收割机24台。

  这些专业合作社常年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生产服务,从工厂化育秧到机耕、机插、机割,到施肥、施药,再到稻谷烘干和联合收购,形成了农资供应、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生产经营体系。

  延寿村支书陆万秋说到,“并地”后每块水田至少3至5亩,农民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各自水田的位置,按原家庭承包面积重新分田,分田到户后由农民自主决定是否流转出租。农民可以“土地入社”,把耕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也可“服务入社”,水田耕作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合作社为主,田间的日常管理维护以农户家庭为主。

  村民黄建忠以服务入社,耕种过程全部花钱请专业合作社用机械完成,耕作过程几乎不用什么劳力。除耕种自已家原有的5亩水田外,他还租用村里的20亩水田,每亩每年至少赚1000-1200元。“以前种水稻既辛苦又不得钱,土地整治后水田能排能灌,能全部使用机械,种田变得既轻松又赚钱了。”黄建忠坦言。

  截至目前,贵港市共有35.58万亩地实行了土地流转,涉及农户13.58万户,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户均增收3200元以上。今年,石龙镇新村和厚禄乡延寿村共规划实施水田“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1万亩,其中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新村实施3000亩,“并地”后1500亩由合作社集约规模经营,600亩流转入贵港润剑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余由本村150户农民自主承包经营;桂平谷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延寿村实施水田“以小并大”7000亩,实施后由本村农户自主承包经营。全市10个试点乡镇实施完成后,贵港市将全面总结经验做法,在浔郁平原上广泛推广实施。贵港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郭亮评价说:“水田‘以小并大’破解了当前农村劳动力集中转移之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保护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