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韦 静 通讯员 邓家壹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广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5-2020年)》获准颁布实施

  以南宁为核心 打造十大重点集聚区  

  广西14市服务业发展核心

  南宁讯 (记者/肖世艳)8月10日,本报记者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获悉,《广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获自治区政府批准颁布实施。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区将重点建设10大类共122个集聚区,建成以南宁为核心的“一主五副多节点”集聚区组织网络体系。到20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1.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3%左右。

  《规划》绘就了未来五年我区服务业发展的五大蓝图。一是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在2020年达到1.2万亿元;二是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3%左右;三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到100个左右;四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增加值达到5500亿元;五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为建成服务“一带一路”、面向东盟、辐射西南中南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规划》提出打造10大重点集聚区,分别是现代物流集聚区、新型/特色专业市场、科技服务集聚区、文化创意集聚区、金融商务集聚区、软件与信息服务集聚区、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旅游休闲集聚区、教育培训集聚区和综合性服务集聚区。在总体空间布局上,将形成“一圈两带七轴”的集聚区布局体系。

  “各市都将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找到自己的位置来发展现代服务业。”该负责人表示,《规划》提出了以核心城市、副中心城市、节点城市为架构的“一主五副多节点”集聚区组织网络体系。

  “一主”即以南宁为核心,重点培育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力争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的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

  “五副”即北部湾沿海、柳州、桂林、梧州和玉林5个副中心,北部湾沿海副中心包括北海、钦州、防城港,主要集聚港航、重化工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休闲服务业等;柳州副中心主要集聚工业设计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桂林副中心主要集聚旅游休闲和健康养老产业;梧州副中心主要集聚商贸流通业并着力探索粤桂现代服务产业合作;玉林副中心建设成为泛珠三角与泛北部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中国南方药都。

  “多节点”即以其他设区市为核心的集聚区节点,应结合各地市资源产业特色和区位条件等,优先发展旅游休闲、商贸交易、金融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职业培训和信息服务产业,联动制造业集群和特色专业市场,形成三次产业集聚集群的产业综合体。

  为确保目标的实现,《规划》还提出了5大政策保障,确保《规划》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是资金扶持。综合运用贷款贴息、投资补助、以奖代补、担保补贴、基金注资等多种形式进行扶持。

  二是土地供给。将集聚区用地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合理安排用地,保障新增建设用地。

  三是财税支持。包括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力度,对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企业暂停征收水利建设基金。

  四是审批简化。包括进一步取消服务业发展不必要的前置审批和资质认证,压缩审批时限,推进“串联”审批改“并联”审批,推行网络并联审批和格式化审批等。

  五是成本降低政策。包括逐步实现一般工商业用电和大工业用电同价;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暂停征收临时电力价格调节基金等。落实自治区对困难企业社会保障缴费、降低物流运输成本、降低大众创业网络通讯费用等支持政策。

  广西14市服务业发展核心

  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百色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崇左市

  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地

  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打造以粤桂合作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集中区

  打造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集中区

  打造以沿边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集中区

  打造以集装箱干线港为核心的临港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区

  打造以西江流域第一大港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集中区

  打造以中药材、农产品、工业品商贸物流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集中区

  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地和全国红色旅游胜地为目标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集中区

  打造以粤港澳后花园为品牌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集中区

  打造以世界长寿之乡和巴马国际慢城为品牌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集中区

  打造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

  打造以边境贸易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集中区

  相关报道

  《广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颁布实施

  南宁将成为“一主五副多节点”核心区  

  广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图。

  (自治区发改委供图)

  记者 韦 静 通讯员 邓家壹

  《广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 简称《规划》)于日前颁布实施。《规划》提出,建设 “一圈两带七轴”的集聚区布局体系,并加快形成以核心城市、副中心城市、节点城市为架构的“一主五副多节点”集聚区组织网络体系。

  至2020年,全区将重点建设的122个集聚区(不含旅游休闲和教育培训集聚区),包括27个现代物流集聚区、25个新型/特色专业市场、15个科技服务集聚区、10个文化创意集聚区、10个金融商务集聚区、11个软件与信息服务集聚区、15个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和9个综合性服务集聚区。

  5年时间

  建成10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从整体上看,我区服务业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比重低,增速慢,规模小,层次低,特别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4 个百分点,服务业仍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缺少发展规划统筹,同质化竞争问题严重;龙头企业发展不足,集聚带动效应不强;管理运营机制滞后,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也在制约着我区集聚区建设和发展。因此,加快服务业尤其是集聚区发展显得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规划》为我区服务业发展指明了主要目标:按照2015—20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0年达到1.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3%左右的主要目标,规划建设100个左右规模较大、特色鲜明、业态多样、功能完善的自治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区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45%左右,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效应明显提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新增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我区特色的服务业品牌,为建成服务“一带一路”、面向东盟、辐射西南中南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总体布局

  形成“一圈两带七轴”集聚区

  《规划》提出要以地方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为基础,按照产业集群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与经营管理,以高端要素集聚、产业融合发展、国际合作共建、服务功能升级为导向,灵活采用“园中园”“园边园”或独立集聚的形态,依托交通枢纽、重点产业园区、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智力密集区等,促进服务业企业及相关机构集聚互动发展的特定功能区。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我区将依托交通干道和交通枢纽、中心城区、边境地区、重点产业园区、城乡结合部、历史文化街区、环境优越区以及高校密集区,形成“一圈两带七轴”的集聚区布局体系。

  一圈:北部湾经济区集聚圈。北部湾经济区6市构成的集聚圈,主要布局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新型/特色专业市场、科技服务、健康养老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类集聚区。

  两带:沿江集聚带和桂北集聚带。其中,沿江集聚带是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集聚带,连接南宁、柳州、来宾、崇左、百色、贵港和梧州等城市。

  七轴:湘桂发展轴、粤桂发展轴、南友发展轴、黔桂发展轴、云桂发展轴、桂东发展轴、沿边发展轴。

  南宁为核心

  架构“一主五副多节点”集聚区

  《规划》还提出,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加快形成以核心城市、副中心城市、节点城市为架构的“一主五副多节点”集聚区组织网络体系。其中,一主即以南宁为核心,重点培育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力争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的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五副即北部湾沿海、柳州、桂林、梧州和玉林五个副中心,多节点即以其他地级市为核心的集聚区节点。

  据介绍,在布局中针对南宁市将围绕打造中国—东盟重要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我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城市,主要布局现代物流、金融商务、科技服务、健康养老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类集聚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科技信息、会展商务、软件服务外包、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兼顾发展通用航空、商贸等服务业。

  此外,聚集区发展模式分为改造提升型、培育引导型、规划新建型3类,共规划改造提升型集聚区45个、培育引导型集聚区24个、规划新建型集聚区53个。规划根据辐射范围和服务对象,将我区集聚区分为3个等级。一级集聚区为国际、国家层级的集聚区,二级集聚区为自治区层级的集聚区,三级集聚区为地区性层级的集聚区。

  重点突出

  24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中我市

  《规划》明确,近期建设80个集聚区,集中改造提升一批基础条件好的集聚区,适当培育和规划一批对国家和自治区战略有显著支撑性的集聚区,加快形成安排科学、层次分明、推进有序的集聚区建设格局。远期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42个,以新兴领域培育、优势领域升级、做大做强品牌、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集聚区向高层次发展,基本形成规划布局合理、产业重点突出、集聚效益明显、辐射带动较强的集聚区体系。

  其中,有24个聚集区都集中在我市,包括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华南城)、南宁农产品交易中心等11个一级集聚区,南宁空港物流产业园区、南宁牛湾港综合物流园等11个二级集聚区,以及南宁东盟文化博览园等2个三级集聚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