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是提升农业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指示精神,精心部署,强化措施,不断将示范区创建工作引向深入,以“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及特色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示范区建设引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极大提升了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强化设施支撑 促进农业生产转型
8月,尽管骄阳似火,在来宾高新区凤凰华侨农场(简称凤华农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内,农户对地里的蔬菜进行灌溉却十分轻松。他们只要轻轻扳动灌溉阀门,田里的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系统就会完成浇灌任务。而这一幕也是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化设施支撑,加快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通过采取强化领导,部门联动,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完善示范区基础设施等措施,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实施、高标准建设、高科技示范、高水平管理及高效益产出”的理念,走“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及特色产业化”发展模式,打造了“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相连”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截至7月底,示范区创建累计投入24352万元,全市9个创建点已有3个点完成观景台的建设和大门的建设,完成道路建设21公里,水利建设50公里,改造村庄6个,改造民房255栋。其中凤华农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完成核心区4100亩的建设目标,建成了3500亩生态蔬菜园、600亩生态葡萄园两大特色产业园,今年上半年产值达6609.2万元,同时提供了2500多个就业岗位。
围绕主导产业 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自今年6月底,凤华农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内的金凤凰葡萄主题庄园开园以来,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葡萄。同时,葡萄园与休闲旅游、餐饮服务相结合,引进客商经营特色餐饮业务。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吃到新鲜的葡萄,还能在庄园内的蒙古包里品尝美味的烤肉和葡萄酒。开园以来,该庄园已销售葡萄约15万斤,接待客人5000多人次。
来宾高新区的“凤华龙珠”葡萄、忻城的桑蚕与金银花、武宣的双龙牛心柿、金秀的野生茶、合山的澳洲坚果与木瓜……近年来,我市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中,各示范区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创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
当前,全市9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其中以水果为主导产业的5个,以蔬菜为主导产业的1个,以糖料蔗为主导产业的1个,以桑蚕为主导产业的1个,以花卉为主导产业的1个。这些特色产业,都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大力发展的支柱和重要产业,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此外,示范区还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主要采取“公司+农户”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采用统一的生产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机械化生产,在保障农户、提高农户收入的同时,也便于推广示范。目前,创建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中进驻企业15家、专业合作组织23个、家庭农场4个、专业大户40个。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来宾市“美丽来宾·生态乡村”活动结硕果
走进来宾的乡村,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家门口,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道两旁绿树成行……一幅幅美丽乡村幸福和谐的生态画卷正在桂中大地铺展开来。 【详细】
来宾首部民族音乐剧《蔗乡女》公演
“今天场面有点凶,蚂拐遇见扁头风,我是左右拉架都不得,阿姐你看怎么办?”淳朴的山歌、铿锵的彩调,民族气息浓郁的壮、瑶服饰……8月3-4日,来宾市首部大型民族音乐剧《蔗乡女》在当地大剧院公演。 【详细】
来宾在全区率先建设村级国学民居画廊速写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我市把道德教育、“生态乡村”、廉政建设、双拥、党建等工作融入村级国学民居画廊建设,一面面画廊变成一道道“会说话”的风景,让干部群众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这一做法在广西乃至全国都是首创。《广西日报》在8月4日头版头条报 【详细】
来宾高新区:启动“互联网+”培育新业态
“政府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扮演着市场管理者和市场消费者的角色,企业则是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7月27-28日,来宾高新区分别举办高新区建设与发展讲坛第三讲(电子商务专题讲座)和“互联网+”专家问计座谈会,20多家企业管理者对当前企业发展现状、困难进行了 【详细】
来宾:“网络问政”查处“不严不实”事
“晚上散步过维欢桥,视线不好,车子又多,不小心跌一跤,桥上突出的钢筋会伤人啊!”近日,来宾一名网友在论坛“吐槽”维欢桥的安全隐患。该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办当即以“网络问政直通车”形式把情况通报给市城市管理局。该局第一时间到现场调查取证,责令施工方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