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大棚基地里刚收完哈密瓜的农户,马不停蹄抓紧育苗,播下下半年希望的种子……
银海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初开始,这个区通过政府引导和帮助,同时采取合作社、经济能人带动的办法,按照“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要求,积极推动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如今,随着该高标准示范区初步建成,其辐射和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日益彰显。
“自从申报自治区(核心)示范区以来,政府加大投入,农民和企业的热情高,项目推进力度前所未有。”银海区区委书记邓昌达介绍,北海市政府和辖区共投入3226万元,经营主体完成投入3837万元。示范区引进的龙头企业、培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400多户农民进行大棚果蔬种植,实行统一的农资供应、技术规程,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和品牌销售;通过订单农业,形成稳定的市场网络;排灌设施升级改造,机耕道路加宽硬化,安装了滴灌设施,新建了农产品交易市场、预冷库、农药残留检测室、试验基地等一批设施;按照无公害种植技术规程进行种植,3000亩大棚果蔬基地全部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建立了从生产到销售一系列管理制度,全程采用先进种植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检测室配备专职检测人员,所有产品实行代码销售;组成科研技术团队,聘请专家学者举办多期培训班,培训一批大棚种植能手。此外,以大棚果蔬为主,积极发展休闲观光的城郊农业,实现产销一条龙结合的生产经营机制。
目前,示范区主营产业亩产量如哈密瓜单产1900-2500公斤/亩,青瓜、辣椒单产4000-6000公斤/亩,建设良种繁育中心20亩,水肥一体化面积3000亩。去年,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万多元,比所在乡镇农民高出161.8%。此外,2家龙头企业入驻,合作组织发展到5个,销售核心区主导产业产品6250吨。“今年3月,我在自家的大棚种植了30多亩辣椒,净赚了10多万元。”宁海村委草根塘村村民姚金谋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凤山县]农民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凤山县把智力扶持作为精准扶贫的切入点,建强扶智队伍,灵活扶智方式,强化扶智成效,实现从“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转变。 【详细】
北海市: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
我市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理念,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上半年,全市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三项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任务基本完成过半;主要污染物PM10平均浓度低于全年平均目标值;完成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10个重大项目的环评审 【详细】
前7月广西财政收入1395亿元 同比增长11.2%
1-7月,全区财政收入1395.16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年同期和今年1-6月分别提高3.8个和1.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8.73亿元,增长7.6%,增速比上年同期和今年1-6月分别提高1.7个和2.2个百分点。 【详细】
[平南县]行政村全通硬化路 群众平均一年增加收入上万元
平南县大洲镇沙冲村连接到镇上的水泥路,通车后经济效益显现。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一辆辆满载木材的货车从深山中驶出。“这条路以前是泥路,出行不便,大家意见很大。现在路修好了,仅仅木材这一项,每户群众平均一年增加收入上万元。”村支书覃志静说。 【详细】
[灌阳县]贫困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413元增加到2014年的4260元
“最近有好几个媒婆为村里的单身汉介绍对象呢!”“投资40多万元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马上就要动工建设了!”“前几天有老板来考察,准备租田地搞农业开发,荒芜多年的梯田也将有钱赚了。”……随着通村公路的路面水泥硬化工程快速推进,对于自治区级贫困村——— 灌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