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01日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记者 董宏伟 通讯员 吴欣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去年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污减排基础上,今年梧州市将继续组织实施58个减排项目,推广干清粪、雨污分离等技术应用,加强养殖源头污染治理。

  近年梧州市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已有规模化生猪养殖场219个,今年上半年全市肉类产量10.3万吨、生猪出栏82.46万头。但是,新环保法年初颁布实施以来,养殖业污染治理压力也随之加大。

  业内人士指出,养殖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但由于猪价容易波动、养殖成本提高,目前部分养殖场尤其是中小养殖场对节能减排投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日常维护是一笔大投入。”龙圩区新利种猪养殖场相关负责人韩定国说。他介绍,为通过环评和完成减排任务,养殖场投入数十万元购买大型污水处理设施。

  环保、畜牧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规模化养殖场减排主要是通过建设和完善沼气池、堆粪场、粪污处理设施,应用干清粪工艺、雨污分离等技术,降低粪便、污水(尿液)排放,或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消纳土地,将粪污发酵转化为有机肥料。一般情况下,一头猪需配备0.1立方米粪便储存池、0.3立方米污水或尿液储存池、0.2立方米沼气池、0.2亩土地。

  根据禽畜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养殖场需从设计、施工到运行全程监控,作为环评依据。作为梧州市主要生猪调出地,岑溪市已制定方案,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基本农田等一级保护区,城镇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周边500米范围内,城市内河及其支流、义昌江两岸河堤向外延伸500米范围内等区域,划定为禁养区。

  高级畜牧工程师罗庆章表示,要破解发展与环保的“两难”问题,养殖场要转变观念和生产经营模式,增加环保投入,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共赢。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市计划完成165个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治理减排项目,截至2014年年底已完成105个并通过考核验收。根据有关工作方案,水产畜牧部门今年组织实施58个减排项目,推进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