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讯(记者梁莎莎)15日 ,柳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实业兴市 ,开放强柳”战略全力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指出 ,我市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做大城市规模、全面提升竞争力 ,打造成为支撑广西经济崛起的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
《决定》指出 ,近年来 ,我市大力实施“实业兴市 ,开放强柳”战略 ,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抢抓机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日渐成为共识 ,投资活跃度不断上升 ,服务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提升 ,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 ,这些都为我市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创造了条件。
《决定》提出七个主要目标 ,一是经济总量做大。到2020年 ,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 ,“十三五”期间产值平均增速达10% ,工业总产值在广西占比持续提升 ,使我市经济总量达到支撑广西经济崛起的应有分量。二是发展提质升级。未来5至10年内 ,产业全面升级 ,具有柳州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经济发展可持续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三是城市地位提升。到2020年 ,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以上 ,大柳州格局形成 ,成为西江流域重要支点城市。四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到2020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10%、11% ,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五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到2020年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保障实现全面覆盖。六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七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我市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 ,既是我市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更是我市实现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决定》提出九个方面主要措施:一是发挥带动效应,建设全区乃至西南开放开发新高地。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 ,推动粤桂黔区域合作 ,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
二是发挥集聚效应,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夯实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根基 ,加快产业集群化进程 ,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化发展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三是发挥纽带效应,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发挥交通枢纽的连接纽带作用 ,进一步畅通西江经济带的命脉 ,打造区域性服务业高地。
四是发挥样板效应,打造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加快农村综合改革 ,围绕“四个结合”,坚持“三个创新”,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
五是发挥示范区效应,实现升级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为我市工业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走有柳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花园城市。
六是发挥引领效应,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合作体系。加大与周边城市的紧密合作 ,构建桂中、桂北龙头城市圈 ,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
七是发挥吸引效应,增强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重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八是发挥改革效应,提升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深化以“简政惠民、优化服务”为主题的“八个一”综合改革试点。
九是发挥品牌效应,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和谐柳州。建立多层次社会治理体系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柳州城中区督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0月8日,环江滨水大道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桂中大道延长线雏形初现;学院路延长线,车流如织。滨水大道、桂中大道、学院路延长线是柳州市城中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城中区几大惠民工程,这些项目的建成, 【详细】
自治区同意设立广西柳州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实干迎来“秋收季”。一股“高新动力”注入到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近日,自治区政府批复同意设立自治区级柳州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柳州河西高新区),这是我市继1992年柳州国家级高新区成立后的又一个自治区级高 【详细】
看柳州小杂果产业带来的新气象:水果“新丁”钱景”看好
除了柑橘、葡萄等大宗水果外,柳州还有没有更多的本地特色水果可供市民选择?这可以从我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小杂果产业中找到答案。原来,小杂果是近年来兴起的以新品种、新技术、特种种植等先进理念为主的水果产业发展模式。目前,我市已经发展了十多个品种的小杂果种植 【详细】
柳州市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 从源头上保障质量安全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在源头。记者近日从市农业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 、测土配方施肥 、水肥一体化 、有机肥堆沤还田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截至目前,创建了55个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和225个示范点,推广面积达38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6%。 【详细】
柳州市农业部门积极推进技术转化深挖内在潜能促进增效增收
喷灌 、滴灌 、渗灌……在我市的田园中,类似于这样的农业高新技术已经逐步推广开来。近年来,我市以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涉农企业、合作社等为主要载体,转化和利用一批农业科技成果,深入挖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潜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