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至今完整保存着元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今年该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李桂柏\摄
编者按 “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思熟虑的战略举措,是“美丽中国”的广西实践。为展示广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成效,梳理广西经验、广西道路,本报重点报道组踏访八桂乡村,策划采写“‘美丽广西’探索中国乡村建设之路”系列报道,今日起陆续与读者见面。
浙江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北宋大哲学家、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族居之地。建村620多年,村中溪水奔流,古樟飘香,美不胜收。
广西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同为周敦颐后裔世居。距今640多年,明清建筑错落有致、古朴典雅。
两村各处华夏东西,却犹如“孪生”姐妹,“容貌”相像,“身世”相仿,“爱莲文化”历代传承。
如今喜逢盛世,环溪村恢复古村落原貌,已成游人仰慕的绝佳去处。而走出100多位清官的江头村,修旧如旧,上榜“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身遥心迩的这对“姐妹村”,如同所在省区的缩影,传接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接力棒”,携手探索着中国乡村建设的未来。
东西接力传递美丽
“美丽中国”,一个让人憧憬的字眼,当它首度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时,已不仅仅是激动人心的梦想,更是勃发生机的建设之图。
早在2003年,以习近平为“班长”的浙江省委,率先在经济发达的中国东部,浓墨重彩描绘广袤田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号角声响彻浙江大地,活动覆盖全省1.0303万个建制村,其中千余个要变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弹指一挥12年,浙江省领导班子几经换届,“三农”建设的主题一直不换,美丽乡村的蓝图始终如一。
乡村美化将众多“盆景”组成连片风景,各县市逐步形成特色品牌:阳光温岭、金色平湖、自在舟山、潇洒桐庐……令人心驰神往。既“中看”又“中用”的美丽乡村建设结下丰硕果实,2013年10月,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会议在浙江召开,对“浙江经验”给予高度评价。2014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县县超万元,平均数达到1.94万元,连续30年稳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浙江与广西“美丽接力”之缘,来源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先行后继、异曲同工,传情于那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记得住的乡愁:与浙江遥相呼应的是,“美丽中国”蓝图化作了壮乡儿女的实践,全区上下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为载体,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亮点频频。“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广西正以靓丽风姿吸引各方目光,广西亦成为东西部美丽传递的“接棒手”。
班子接力同创美丽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大歌中,2013年,新一届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深思熟虑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在全区深入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下乡进村,率先垂范,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奏响了广西的“美丽交响曲”。
序曲响起,华章不断。活动分四阶段推进,分别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每一阶段实施两年,共用8年完成建设。
全区人民齐参与,八桂乡村全覆盖。自去年11月“美丽广西”从清洁乡村建设转入生态乡村建设,如今正好整整一年。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个专项活动扎实推进,这是上一阶段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个专项活动的延伸、扩展和提升。
回望前几届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力推的“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一脉相承的精髓是“美丽”,“美丽”建设的重点在乡村。
如今,放眼壮乡大地,特色民居点缀,一村一寨竞美;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经过10多年河流治理、水库加固、水源保护、饮水安全等工程的大规模实施,八桂秀水更清更洁净,水景乡村更迷人。
“三生”和谐永续美丽
“提高农业农村的吸引力,关键是彰显美丽乡村的别样魅力,把乡村建得有韵味、有特点,突出‘土气、老气’,不能简单地复制城市,去乡村化。”彭清华书记的话语让人们豁然开朗。
恭城瑶族自治县,处处山水含情、乡愁萦绕。该县从推广沼气改善环境开始,至今10任县委书记、8任县长“换人换届不换图”、“咬定生态不放松”,一步步建设富裕生态乡村,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7%上升到如今的81%,人均种果面积、产量、收入走在了全区前列。2014年,恭城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多元。
因保存完好的侗家木楼,三江侗族自治县成了民俗旅游名县。“山水甲桂林”的阳朔让原本抢占河岸经营的“农家乐”回归农家,还江河自然风貌,结果农家旅馆的房价比县城宾馆的还高。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建村1300多年,河水秀丽依然,古木风姿绰约,古宅保存完好。这得益于当地政府秉持修旧如旧的理念,“状元村”正成为八方来客寻访的新名胜。
“土气、老气”别样魅力,民俗、山水厚重脱俗,壮乡的“美丽”与众不同,生态优势厚积薄发:农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突出问题逐步得以解决,全区39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4.4%以上,观光农业、有机农业、清洁能源、农家乐等一批农村新兴业态发展良好,仅乡村旅游一年就给全区农民带来近300亿元的收入。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统一,美丽才能永续留存——在齐心协力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中,广西各族干部群众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如此而思,如斯而为,生态就这样改善着生活环境,改变着生产面貌。
(执笔:本报记者 袁 琳 谢彩文)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座谈会在京召开
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座谈会10月23日在北京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道伟,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以及来自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旅游局、住建部、中央党校、环保部的专家学者,就“美丽广 【详细】
龙州县:“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突出特色
龙州县在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实施生态乡村与优化林产业相结合,推动生态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互相促进,在“扮靓”乡村的同时,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图为9月21日,上降乡将价值7万元的2800棵澳洲坚果树苗 【详细】
蒙山县“水韵瑶寨”景点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
日前,记者从梧州市蒙山县了解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国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名单,蒙山县的“水韵瑶寨”等景点和个人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等荣誉。 【详细】
“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村屯绿化行动走笔之柳州:绿了农村 富了农家
入秋,走进柳城县龙头镇荡耙岭下的小汶屯,村道两旁桂花树郁郁葱葱,房前屋后果树花草争奇斗艳,村宅掩映绿丛中。 构建“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格局,营造“一个村屯一座绿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