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成为很多城市的痼疾。然而,要想不再出现“城中看海”,却不仅仅是进行管道扩容这么简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将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如何在城市里建设海绵体11月18日,记者从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广西地方标准《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现向各界征求意见,欢迎广大市民提意见或建议
1
解决内涝不靠修大排水管
今年7月份的一场暴雨,让南宁部分小区、路面变成了“河道”。在城市看“海”的情景,引来众多网友吐槽。
据介绍,近年来广西地区强降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部分地区积水严重导致车辆被淹,部分道路沉陷;多处桥区出现严重积水,道路因积水无法通行。而随着城市建成区内不透水地面面积逐年增大,雨水资源流失、地下水位逐步下降的同时,也造成城市内涝频现。
有关专家介绍,目前许多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就感觉修多大的管道都不够用,城市里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出台《规范》,目的就是为了调整城市排涝抗旱的思路,把雨水包袱变成城市解渴的财富。如果将大部分雨水留下而不是排走,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望成为破解城市“逢雨必涝”的有效途径,而不是靠修大的排水管。
2
道路透水铺装形成“海绵体”
自治区住建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及利用,即是在城市打造“海绵体”,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这意味着今后南宁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规划建设也将大转变。
雨水该怎么留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南宁市进行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就是形成大量的“海绵体”,如河、湖、池塘等水系;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雨水将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简而言之,就是把传统城市建设中单一的、“快排”模式,转变为“渗、滞、蓄、净、用、排”的多目标全过程综合管理模式。
3
如何建“海绵城市”请市民献计
“海绵城市”建成后,能够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专家介绍,在城市打造“海绵体”,可以极大减轻城市内涝和雨水污染,利于修复目前受到破坏的城市生态环境,并带来综合效益。如,通过城市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可以明显增加城市“蓝”、“绿”空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从长远看,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不但不会增加城市建设投资,反而会节省成本。
对于如何建设“海绵体”,市民可从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http://www.gxcic.net)下载《规范》内容,并于11月30日前,将修改意见和建议(含电子版)反馈至自治区住建厅标准定额处,邮箱gxbzdec@163.com。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对我国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金融消费者信心、促进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
南宁市纪委印发《关于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加强纪律监督的意见》
为进一步严明纪律和规矩,确保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近日,市纪委印发《关于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加强纪律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县(区)党委、纪委,各开发区党工委,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市纪委各派驻机构加强对扶贫对象的识 【详细】
玉林市出台《关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实施意见》
日前,我市出台《关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实施意见》。依此实施意见,我市以实施“八大工程”为抓手,通过制定和实施玉林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积极推进县域和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建设,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功能完善、覆盖 【详细】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促进农村电商加快发展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详细】
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确定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与此同时,正式确定了推进“时间表”,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