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讯 (记者/谭卓雯)11月20日至21日,自治区政府在南宁举办《中国制造2025》专题培训班,特邀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等部门的著名专家,为全区领导干部全面解读《中国制造2025》,加快我区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制造强国路线图。本次培训重点解读《中国制造2025》出台背景、主要目标、战略重点、保障措施;学习探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工业强基、“互联网+”等内容;深入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增强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对我区制造业发展现状、规律认识,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变革能力和系统能力。
自治区工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业服务化方向转变。先进制造业重点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端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机器人、通用航空等我区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八大新兴领域积极布局,并继续培育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建生态乡村留青山绿水 广西斥资15亿整治农村环境
清澈的水塘边,风车草、美人蕉绿意盎然;水中小鱼儿来回游弋,泛起微波粼粼……每到傍晚,村民磨日焕总喜欢在这片水塘边的村文娱活动地,和大伙闲聊、下棋。 【详细】
广西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为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规范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分配和管理,近日,自治区财政厅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办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详细】
“十二五”广西对外开放合作综述:“一带一路”助腾飞
依靠与东盟陆海相连这一独特的优势,广西在“十二五”期间,已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沿海、沿边、沿江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更加成熟和充满生机。 【详细】
广西养殖业“生”机勃发 微生物利用形成生态养殖新模式
堆积多年的猪粪,经微生物处理后,固体物变生态肥,液体排往8座梯级水塘,水面种菜水里养鱼,流到最后一级时水质清亮洁净,实现达标还田。10月底,在陆川县大塘坡猪鸡场,参加全区现代生态养殖现场会的代表,对微生物的奇效眼界大开。 【详细】
广西开展调研争取将住房公积金缴存纳入劳动合同
20日,国务院法制办向社会公开发布《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提到公积金缴纳和提取条件将进一步放宽,其中看点之一,为公积金可提取用来支付自住房的物业费,引发网友热议。此外,条例拟将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