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 来源:来宾日报 作者:韦瑞君 刘京平 樊荣华 何彩威 陈千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写在前面

  2015年的脚步走得匆匆,转眼又到了盘点收获的季节……

  作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来宾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继续实施“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建塑市、农业稳市、商贸旺市”的发展战略,瞄准广西“两个建成”目标,稳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调整型、追赶型、特色型和绿色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以说,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这里面,有红水河畔、大瑶山脚百姓的笑颜,也有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日夜挥洒的汗水。临近岁末,让我们抽出一点时间,回过头来,精心从“答卷”中摘录十个画面,和全市人民一道分享我市社会发展改革的成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崭新的2016年即将到来,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更大的决心、更足的干劲、更强的举措,奋力开创来宾跨越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旅游强县  

  ▲游客在莲花山景区参加瑶族特色互动节目。(郭文婷 摄) 

  【工作要点】提高旅游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打造广西南北和东西两条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抓好金秀、忻城“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打造来宾旅游业“双核”,建设一批旅游名镇名村。推进圣堂山、薰衣草庄园等创建高等级景区,建设蓬莱洲等一批市城区及周边地区旅游项目,加强旅游公路、旅游饭店、景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等城郊休闲旅游,繁荣“周末旅游经济”。

  【亮点展示】今年1-11月,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438万人次,同比增长26.08%;旅游总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34.26%。预计到年底,全市接待游客将达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我市以金秀为重点,突出抓好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带动来宾区域性旅游品牌打造,广西创特色旅游名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定验收组于12月2日至5日对金秀创特工作进行了评定验收。作为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备选县的忻城县也积极备战,按创特色旅游名县标准开展各项工作。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A级以上景区达15个以上,其中4A级景区达到5个;全市星级农家乐达到100家,其中四星级农家乐达到6个;全市乡村旅游区达到10个,其中四星级乡村旅游区达到3个。

  此外,我市按照“一事一策”继续抓好22个自治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目前,全市旅游固定资产完成9.0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6.2%。

  关键词:精准扶贫

  【工作要点】大力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突出抓好贫困村村屯道路、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十百千”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工程和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建立健全贫困户管理平台和动态管理机制。抓好定点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扶贫生态移民等工作。今年力争减少贫困人口4万人以上。

  【亮点展示】我市做足规划文章,在产业扶贫方面,做到规划先行,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在发展特色产业和培植新产业上下工夫,全市以“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一县一品”或“一县多品”的目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足特色文章,按照各县(市、区)不同的地域特点,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我市扶贫产业布局逐步趋向合理,形成了忻城县的桑蚕和食用菌,象州县的桑蚕和水果,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茶叶、水果和旅游,武宣县的水果和肉牛养殖,合山市的澳洲坚果种植,兴宾区的甘蔗、水果种植和肉牛养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足创新文章,在做好产业布局谋划的基础上,我市在选准产业发展模式上进行大量有益的探索,目前已探索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项目资金“以奖代补”和“循环使用”“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模式供不同情况选择。同时,易地扶贫搬迁“四种新模式”获自治区肯定,被称为“来宾模式”——依托新农村建设进行搬迁安置、依托城镇化建设进行搬迁安置、依托旅游产业进行搬迁安置、依托工业园区进行易地扶贫搬迁。

  在精准扶贫上,我市加强扶贫对象的识别确认工作,把对象瞄准,把底数摸清,充分发挥建档立卡成果,分类施策,使扶贫工作有的放矢,做到精准帮扶,让扶贫产业真正实施在贫困户身上,使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把贫困人口真正“扶起来”,使贫困群体真正“富起来”,既实现了精准扶贫的目标,又确保了产业的规模化效益。

  2015年,全市预计减少贫困人口4.2万人以上。

  关键词:文明城市创建  

  ▲“五老”志愿者在进行交通文明劝导。(市文明办供图)

  【工作要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快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亮点展示】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起步之年,我市各部门根据集中开展“五大主题活动·五大整治行动”的要求,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主题创建活动。市“创城办”和市公安局牵头开展了“礼让斑马线”主题活动,干部职工争当“礼让斑马线”的先锋,出租车、公交车公司也积极参与活动,“礼让斑马线”成为驾驶员的自觉行为。市城市管理局牵头组织开展了以“执法共携手·文明齐参与”为主题的市容市貌集中整治活动,目前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市文新广局不定期组织对网吧的整治,为未成年人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市妇联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大力倡导良好家风家训。市教育局深入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和家长自觉、主动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兴宾区组织“五老”人员参与“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老城区的文明程度。

  我市还塑造了一批道德先进典型人物之星,蓝邵会获得全国道德模范,黄可义、何方礼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争做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铝海铝业车间。(市工信委供图) 

  【工作要点】继续实施工业“四大会战”,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工业发展。

  【亮点展示】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局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坚持把工业发展摆在全市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强服务,推动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企稳回升。今年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400.7亿元,降幅比上半年收窄了9.6个百分点,回升态势不断增强;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27.1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12户,亿元企业达82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90.19万吨标准煤。

  高新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2月,来华投资区“华丽转身”广西来宾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类企业8家和高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2个,1-10月完成产值10.02亿元,同比增长21.5%,有力推动我市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热电联产”规模不断扩大。我市编制了《来宾市(广投)热电联产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产业规划》,以来宾市河南工业园和来宾高新区为规划中心,来宾电厂供热管网全覆盖河南工业园区并辐射到来宾高新区。目前,河南工业园通过热电联产对21家企业集中供热,规模和品质居全区首位。

  循环经济取得新进展。来宾电厂成功将制浆造纸业的废弃物(“白泥”)替代石灰石粉作脱硫剂,每年可节约成本高达1400万元。来宾电厂“白泥”综合利用项目是继“热电联产”之后又一深度延长循环经济产业链质的突破。此外,全市各制糖企业的能源产出率、百吨蔗能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废物排放指标等经济指标达自治区一级标准。

  关键词:桂中治旱  

  ▲桂中治旱一期工程北干一标六浪隧洞施工现场。(记者 樊荣华 摄) 

  【工作要点】加快推进桂中治旱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二期工程,抓好配套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亮点展示】截至今年11月,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工程累计完成隧洞开挖34.9公里,完成设计工程量的71.2%;累计完成隧洞衬砌15.5公里、明渠衬砌4.59公里、明渠开挖19.8公里,占明渠设计开挖26.9公里的73.6%;累计完成渡槽槽身架设6.79公里,占渡槽设计建设8.77公里77.4%;累计完成槽墩建设467座。一期工程支渠建设共22条,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08亿元,占概算总投资26.47亿元的68.3%;其中今年1-11月份完成投资4.15亿元,占自治区下达年度投资任务5亿元的83%。

  目前,总干渠第一标段上古岭隧洞、红河渠泵站和红河渠已经建成,通过上古岭隧洞应急输水,忻城县境内可通过红河渠实现农田灌溉3.5万亩,预计到2016年春,总干渠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依托总干渠的应急输水能力,一期工程可先期发挥灌溉效益将达13万亩。

  今年10月28日,位于兴宾区平阳镇古风屯的古风-高境隧洞单项工程开工建设,这也标志着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二期工程总投资30亿元,设计灌溉面积74万亩,效益覆盖10个乡镇124个行政村52万群众。截至今年11月30日,二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17亿元,占1.26亿元(水利部下达中央、自治区投资计划1.4亿元的90%)的93%。

  关键词:平安来宾建设  

  ▲投资1.3亿多元的象州港区猛山作业区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本月下旬可开港试运营。图为水工码头一角。(记者 莫植彬 摄) 

  【工作要点】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加强社区、偏远农村以及学校周边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亮点展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从去年的全区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建设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立人口、法人、地理三大数据库,筹建大数据管理局,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反恐整体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加强情报信息网络建设,不断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探索出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农村“五大员”、屯级“三会”、基层文明守法创建等新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近年来,市公安机关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构筑了一套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天网”防控体系。截至目前,我市已相继投入2.5亿元专项经费用于公安基础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在广大农村大力推行“一村一警”“一屯一警”工作机制,在城区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细化“责任田”,做到一片(城区)一所一中队、一(社)区一巡组、一格一巡警的配置,为实战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支撑。为进一步加大对“天网”工程的建设,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相继成立视频侦查大(中)队。今年初,我市投入300多万元在全区率先建立市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

  关键词:公共卫卫生生服务均等化

  【工作要点】要整合卫生、计生服务资源,完善城乡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抓好5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工作。深入实施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加强新农合监管。继续推进壮瑶医药振兴计划,打响民族医药品牌。

  【亮点展示】2015年,全市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达205.16万人,参合率99.07%,较2014年提高了0.39个百分点,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97%以上的参合率指标;积极推动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有效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继续保持无甲类传染病疫情和其他重特大疫情发生;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全市10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继续保持无免疫规划“黄牌”县和连续25年无脊灰状态。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武宣县创新人事制度改革,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创新实施新农合实施总额预付下的床日付费支付方式,有效控制了新农合基金使用不合理增长的现象。

  此外,我市加强中医民族医重点(扶持)专科建设,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推广、实施工作。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研制的“瑶药‘产后三泡’颗粒剂”已获得院内制剂注册批文,成为广西首个获批准的瑶药院内制剂。今年共申报了8个瑶药保健品专利,瑶医药产业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

  关键词:农业产业升级转型  

  西瓜丰收了。(记者 黄光荧 摄) 

  【工作要点】通过抓好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抓好核心示范等方面工作,大力发展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推动我市从农业大市到农业特色市,再到农业强市的跨越。

  【亮点展示】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坚持“稳粮、保蔗、增桑蚕、强果蔬、兴养殖”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转型升级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水果发展势头“猛”、桑蚕产业趋于“稳”、蔬菜生产增幅“实”、茶叶产量增长“快”的良好发展趋势。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4.91万亩,同比增加4.15万亩,增长1.57%;桑蚕面积为58.34万亩,同比增加2.39万亩,增长4.27%;水果种植面积为65.15万亩,同比增加13.65万亩,增长26.50%;蔬菜种植面积84.92万亩,同比增加3.97万亩,增长4.90%。全市完成糖蔗种植面积225.31万亩,同比减少34.95万亩,下降9.74%。

  此外,我市共推动落实了9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形成了以水果、糖料蔗、桑蚕、花卉等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并初步探索形成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目前创建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中,有12家企业进驻,专业合作组织20个,家庭农场4个,专业大户40个。

  1-9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71亿元,同比增长3.2%,增加值63.89亿元,增长3.2%,其中农业总产值46.51亿元,同比增长3.6%。

  关键词:教育科学发展

  【工作要点】要持续推进教育科学发展,通过全面实施教育发展“十大工程”,完善教育园区建设,着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推进市职教中心学校转型升级,继续推进一批各级各类学校建设,进一步缓解市区“大班额”“入学难”问题。争创全区学前教育示范市和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行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亮点展示】一年来,我市通过采取深入开展学前教育示范市创建、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教师队伍强质增量工程等措施,在教育事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75%,超过自治区下达年度任务15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区前列,成为广西14个地级市中第一个完成65%以上的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市,武宣县、象州县于11月上旬顺利通过自治区评估认定,忻城县将于近日接受国家评估认定。高中课程改革有实效,来宾实验高中“EEPO有效教学法”在全区推广,武宣县二中特色化建设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跻身广西首批七个特色高中行列。职业教育改革扎实推进,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学校。高等教育突破发展,柳州师专成功升本,更名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消除城区“大班额”问题有新突破,城区学校新的“四个二”工程顺利启动,全市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进一步合理。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